拿下MIT和11枚藤校,星河灣雙語學校升學背後有怎樣的育人之道?|活動預告
最近美國大學常規申請陸陸續續放榜,中國學生所關注的MIT、加州理工、芝加哥大學、卡耐基梅隆等不少TOP30高校均已出結果。
從申請數據看,呈現兩級分化結果。
MIT國內已發6份offer,同樣的理工強校加州理工國內錄取可以說是大爆發,總數是去年的兩倍還多。
相反CMU以及一些公立校大戶,今年直接錄取更是直接減半。芝加哥大學RD階段至今還是0人錄取。
儘管每年都被稱爲“最難申請季”,但對於星河灣雙語學校來說,今年錄取成果依然亮眼。
早申階段就拿下耶魯、康奈爾、芝加哥大學、西北大學等offer,常規階段更是首次拿下一枚MIT。
常規申請藤校方面收穫了,3枚賓大、2枚布朗、1枚達特茅斯以及2枚康奈爾,共8枚offer,以及10個UCBerkeley的錄取,同時UCLA和UCB的錄取也都達到了兩位數之多。
不僅今年,星河灣往年的錄取結果也十分穩定:
24屆155名畢業生,140人申請美國方向,共收穫157枚美本TOP30綜合大學offer;
23屆120名畢業生,110人申請美國方向,共收穫87枚美本TOP30綜合大學offer;
而自2014年星河灣高中部成立以來,100%的學生都進入了世界排名TOP50的大學。超過95%的同學拿到美國Top30或QSTop30的錄取。
在海外錄取競爭白熱化的背景下,星河灣的亮眼成績背後,隱藏着怎樣的教育邏輯?國際化教育家庭又該如何應對快速變化的政策環境?
4月8日晚19:00,星河灣雙語學校高中部副校長、升學指導辦公室主任張力將做客外灘教育線下活動,深度解析星河灣雙語學校升學結果背後的育人之道,從數據趨勢、政策影響到教育規劃,爲家長提供一份“以終爲始”的成長指南。
掃描小助手二維碼,
即可報名參加線下私享會
活動亮點
1.星河灣升學數據:
從錄取結果看名校偏好
今年,星河灣學子MIT的突破性錄取、多枚常春藤盟校及TOP10offer,張力副校長將與我們分享星河灣雙語學校今年的升學數據,探討頂尖大學對候選人的核心評估維度。
2.星河灣的育人邏輯:
不是“爲申請而教育”
星河灣始終強調非功利化升學。張力將分享星河灣如何通過學術深耕、個性化培養幫助學生脫穎而出。什麼是學校的3+2評價體系、星河灣對於個性化教育的深入思考。同時如何平衡英語母語的雙語教學,保證學生做到“出得去也回得來”。
3. 海外大學錄取信號:
競爭格局與策略調整
近年來,美國大學對中國學生的錄取呈現“金字塔分化”趨勢:頂尖院校更看重“不可替代性”,而中間梯隊競爭加劇。在未來如何打造差異化申請畫像?如何平衡課程體系與活動規劃?
4. 海外政策動盪期,
中國家庭如何應對?
從美國教育部裁員、簽證收緊、到頂尖大學被削減財政撥款,美國教育界的風波一浪蓋一浪,國際教育路徑的不確定性增加。面對這樣的結果,如何通過課程選擇、國家組合申請爲孩子預留靈活出口?
5. 給家長的行動清單:
以終爲始該如何培養孩子?
教育的終點不是offer,而是讓孩子擁有駕馭未來的能力。星河灣的學生都有什麼共性?星河灣希望招收什麼樣的學生?如果孩子希望成爲星河灣人從小應該如何培養孩子?這些家長關心的問題也將邀請張力副校長與大家一一分享。
報名方式
活動時間:
4月8 日(星期二)19:00
活動地點:
上海市靜安區武寧南路1號 越商大廈
報名線下私享會
僅限20人,先到先得
(報名預收99元押金,參加活動一週內全額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