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器捐遺愛5個家庭 女兒:她教會我什麼叫勇敢

長庚大學與長庚醫院29日舉辦「2025年器官捐贈與大體老師追思大會」,緬懷先人無私的大愛精神。(圖/校方提供)

長庚大學與長庚醫院29日舉辦「2025年器官捐贈與大體老師追思大會」,緬懷先人無私的大愛精神。(圖/校方提供)

長庚大學與長庚醫院29日舉辦「2025年器官捐贈與大體老師追思大會」,其中捐贈遺體的彭惠蘭歷經等待器官移植,最後病情惡化。她生前說,「如果我等不到了,就全部捐出去幫助別人,讓很多家庭重生。」女兒彭千芸說「媽媽總是說自己很膽小,但在生命的最後,是媽媽教會了我,甚麼叫做勇敢。」

經歷等待器官移植的忐忑和期待,從滿懷希望到病情急速惡化,最終成爲大愛捐贈者。家屬彭千芸說「媽媽總是說自己很膽小,但在生命的最後,是媽媽教會了我,甚麼叫做勇敢。」她爲母親感到驕傲,也祝福受贈者活出自己的精彩人生。

追思大會在長庚大學國際會議廳舉辦,近千人緬懷先人無私的大愛精神,學校師生代表及醫療團隊也向捐贈者家屬致上最深的敬意。追思會中由心臟受贈者謝女士,代表受贈者向器官捐贈者家屬獻花表達感謝,由捐贈者彭惠蘭女士的女兒,彭千芸小姐代表收下。

彭惠蘭從小生活在泰國清邁的山上,小小年紀就到曼谷市區打工,供家人的孩子讀書、生活、整修房子。離鄉背井嫁來臺灣的她,幾年後丈夫過世,含莘茹苦拉拔子女長大,爲了孩子們,一直到生命的最後仍堅持治療,她的人生充滿了挑戰與困境卻從不放棄。她生前表達捐贈意願,最後捐出肝臟、腎臟及眼角膜遺愛5個家庭,她用生命教會了身旁的人什麼是無私的愛和勇敢。

追思會中亦由中醫系學生沈姵㚬代表醫學院受教學生,獻花給鄭兆申大體老師的兒子、長庚大學智慧運算學院鄭振牟教授。鄭兆申是敬業奉獻的國小教師,一生致力於教育,深信知識能改變社會。如今將身體捐贈醫學,延續對知識的貢獻,與鄭振牟一起在長庚大學培育英才。期望學子們珍惜學習機會,將知識化爲力量,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長庚大學校長湯明哲表示,今年追思會共緬懷紀念71位器官捐贈者與23位大體老師,這94位來自各行各業及不同年齡層的大愛捐贈者,在人生謝幕之際經家屬成全完成大願,器捐者幫助病危患者重獲新生,延續精采生命;大體老師引領醫學生們學習醫學知識與技能,感受生命重量,對社會的貢獻不言而喻。

林口長庚醫院院長陳建宗表示,長庚體系全力推展器官捐贈及移植醫學的發展,迄今已協助超過2343名有捐贈意願的病患完成器官捐贈心願。在過去一年內,長庚體系幫助138名病人完成器官捐贈,也完成292例大愛移植,協助等待移植的病人延續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