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後/朝野為洪災互槓 中央曾9度示警花蓮縣府執行撤離工作

花蓮堰塞湖溢流造成光復鄉重創,馬太鞍溪南堤有數百公尺堤防被沖毀,滾滾黑泥衝進光復市區。記者劉學聖/攝影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死傷,朝野爲責任歸屬互槓。據瞭解,中央政府自9月21日迄今,林保署通報花蓮縣府9次,消防署通報花蓮縣府10次,要求縣府儘速執行疏散撤離工作。此次14位罹難者位置圖,都在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要求的強制疏散撤離範圍內,花蓮應變中心在溢流後才緊急改爲一級開設。

據指出,21日上午,內政部長劉世芳曾致電行政院秘書長張惇涵,討論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下游民衆疏散撤離事宜,當時劉世芳判斷必須馬上啓動相關撤離工作,當天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已劃設出應撤離範圍,初估需撤離1800戶、高達8500多人,且無法等到22日再進行,當下就要做決定,因此當晚就進行準備,22日一早國軍也協助花蓮縣府大規模撤離。

據瞭解,21日起迄今,林保署通報花蓮縣府9次,消防署通報花蓮縣府10次,要求縣府儘速執行疏散撤離工作;而爲確保堰塞湖周邊民衆生命財產安全,中央前期至少有9次與地方政府聯繫溝通,包括保全戶造冊、居民細胞簡訊演練等。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於20日開設後,隔天下午3時,便與花蓮縣府和鳳林鎮、光復鄉、萬榮鄉等三個鄉鎮公所召開視訊會議,即已要求花蓮縣府啓動疏散撤離;22日上午7時,災防中心發佈「紅色警戒」,併發送細胞簡訊籲請民衆撤離,同時林保署花蓮分署也發出緊急通報單,建議花蓮縣即刻執行強制撤離措施。

據指出,劉世芳也在22日上午第四次工作報告中裁示,「務必把握中午前風雨較小的黃金撤離時間,積極撤離下游鳳林鎮、光復鄉、萬榮鄉等溢淹高風險區域的民衆」。

賴清德總統22日下午前往災害應變中心視察時也強調,針對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的應處,必要的時候,還是要做撤離,確實保護民衆的安全,這部分請中央跟地方務必共同合作。行政院長卓榮泰也表示,花蓮馬太鞍溪已做最高安全標準考量的撤離計劃,並請花蓮縣政府執行。

劉世芳也在會中指出,根據包括農業部、臺大、成大、陽明交大與中興大學等相關監測資料指出,堰塞湖有可能產生溢流,已經要求花蓮縣府與三個鄉鎮公所趕快處理疏散處離工作,並強調統計後總共有1837戶、6810人需要撤離,若有未能善盡之處,也請縣府提出要求,包括國軍、替代役及相關單位可以提供協助。

據指出,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多次示警,花蓮應變中心一直都是維持二級開設,直到馬太鞍溪堰塞湖於23日下午溢流後,花蓮應變中心才改爲一級開設。此次14位罹難者位置圖,都在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要求的強制疏散撤離範圍內。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