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鄉成立原民農林合作社

牡丹鄉從事林下經濟的小農向牡丹鄉長潘壯志(右一)及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教授陳美惠(中)介紹自家產品。(羅琦文攝)

屏東縣牡丹鄉公所推動以林下經濟爲主題的地方創生髮展,在屏東科技大學輔導下,16日成立牡丹鄉原住民農林業生產合作社。合作社理事主席李德福表示,牡丹鄉林下經濟多爲小農,過去都是單打獨鬥,合作社成立之後可協助小農整合行銷。

李德福指出,合作社核心理念源自排灣族長久以來的「換工」文化,過去耕作、農事協力、婚喪喜慶中的互相幫忙,換工制度始終是部落維繫情感、交流知識的重要平臺,互助精神成合作社最堅實根基,整合分散的小農資源,提升生產效率,從生產加工到品牌行銷,一條龍推動在地農林業邁向高值化與永續經營。

屏科大森林系教授陳美惠表示,牡丹鄉是有95%森林覆蓋的山村部落,不可能從事單一作物大面積栽培,農業生產思維必須與森林共生,既要有生態多樣性,又要能維持農業生產,因此「裡山倡議」林下經濟的精神相當重要,以小農兼顧友善環境生產爲主,將環境永續列爲最重要的部分。

陳美惠說,全臺各原鄉的林下經濟,只有牡丹鄉是全鄉投入,其他大部分都是屬於某一村落,或是當地某個協會鏈結到村落,牡丹鄉原住民農林業合作社成立是林下經濟自主營運的里程碑,品牌形象、增加產量、接軌市場、集體行銷、結合企業ESG,是合作社未來重點工作。

牡丹鄉長潘壯志說,牡丹鄉自2020年致力發展林下經濟特色產業,部落山林養雞、段木香菇栽培、林下養蜂獲得鄉民熱烈迴響,現在遊客來到牡丹鄉買便當,還指定非「牡丹山林雞」不買,成功打造地方創生品牌。

返鄉青年陳志旺表示,以前在高屏地區擔任廚師,從都市回鄉已有5年,感謝鄉公所和屏科大協助,飼養50到100只雞,在山林間長得比一般的雞更好,更能充分運用長輩留下的土地,相信合作社成立可以從中學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