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移民局上門覈查 數十員工險遭遣返

“新公司開業不到一週,移民局突然上門覈查用工比例。”深圳道通科技高級供應鏈總監任義豐在位於墨西哥的工廠裡,仍對兩個多月前遭遇的突擊檢查心有餘悸,“當時我們嚴格按照10:1的本地用工規則招人,這張由全球服務中心提供的政策清單,讓企業避免了數十人集體被遣返的結果。”

發生在墨西哥工廠的一幕,正是全球服務中心成立以來,爲企業解決數百個跨境難題的縮影。這個被企業家們稱爲“聯合艦隊”的跨境服務平臺,自4月29日啓動以來,已集結包括鄧白氏、中金公司、中信保誠、西南政法大學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巴西創新中心等160家專業機構在內的資源庫,形成覆蓋法律、財稅、知識產權等12大領域的服務體系。

當企業出海從“淺灘”走向“深海”,深圳南山這個“企業全球總部基地”,正用系統性服務重塑國際營商環境規則。

去年上半年出海失敗

近半數因本地化缺失

如今道通科技設在墨西哥的工廠正在有條不紊建設中,建成後將進一步拓展公司數字能源業務。僅僅兩個月前,任義豐還坐在南山全球服務中心會議室裡,面對墨西哥法律體系如何註冊公司等難題一籌莫展。

“西語文件經英語轉譯後,雙方理解存在巨大偏差,導致註冊文件反覆被打回重來,光註冊環節就耗費近三個月,遠超過國內通常的1-2周。”任義豐回憶起初期的慌亂,更棘手的問題接踵而至——新工廠剛啓動,墨西哥移民局就上門覈查用工合規性。“我們完全沒意識到,除了基礎的‘10:1’外籍員工比例要求,墨西哥勞動法還藏着更深的細則,必須優先僱傭當地失業率最高的特定工種,同時薪資還須滿足本地中位數標準。”他感慨道,正是全球服務中心提供的一份詳盡的墨西哥政府用工名錄單,才讓企業及時消除了被罰款甚至停工的風險,省下了一筆“天價”學費。

同樣的困境,折磨着深圳凱盛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海外事業部部長董丹的團隊。在馬來西亞競標光伏玻璃項目時,安裝預扣稅的不確定性成爲“攔路虎”。凱盛技術團隊一度陷入兩難:保守報價可能失去項目,激進方案又恐吞噬利潤。正在這時,全球服務中心爲其提供了精準稅務測算方案,爲中標鋪平了道路。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的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企業出海失敗案例中,47%因本地化缺失導致。對於企業出海常見的“信息孤島”和“資源碎片化”困境,地上鐵租車(深圳)有限公司CMO康平陸曾感慨,過去出海常因“不知道該找哪些機構”而停滯,而全球服務中心通過“上門調研+專班對接”,爲企業定製了法律合規、海外融資、供應鏈搭建的“一企一策”方案。“相當於把散落的資源串成了‘珍珠鏈’”。

10分鐘企業推介後

直接進入對接環節

在7月15日舉行的中國(深圳)-墨西哥國際科技合作交流會上,深圳市研祥潛動科技有限公司腕錶渠道總監陳淑琴收穫意外驚喜。這場由全球服務中心聯合市貿促會搭建的跨境“相親會”,讓二十餘家企業對接了稅務、物流、人力資源等關鍵服務商。

“現場配備了同傳設備,10分鐘企業推介後直接進入對接環節,效率太高了。”陳淑琴表示,當天就與墨西哥一站式落地服務商建立聯繫,對方不僅能提供本地市場分析,還能協助對接分銷商。“我們的產品剛在全球發佈半年,原本以爲打開海外市場至少要1年,現在有了本地夥伴,這個週期可能縮短至一半”。

這樣的“精準對接”並非個例。成立以來,全球服務中心已舉辦30餘場專項活動。引入巴西出口投資促進局大灣區(深圳)辦公室、瑞士中心、西澳大利亞聯誼會暨總商會等國際機構,暢通雙向交流投資渠道。在這些活動中,既有如聯合京東集團、中電港公司組織的專場供需對接會,爲企業搭建多元化、場景化的資源對接合作平臺;也有聚焦科技創新、醫療合作、農產品進出口等領域的拉美專業醫療團座談會、智利駐廣州總領館座談會,搭建政企對接平臺;更有聚焦重點地區的專項研討,共同梳理企業出海合規操作指引,爲推動中國與東盟國家產業鏈供應鏈深度融合提供專業智力支持。

“現在是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好時候,而全球服務中心能讓猶豫的企業相信,出海沒那麼難。”墨西哥中國商會和技術協會執行副總裁César Fragozo說。

政府背書市場運作

政府搭臺專業唱戲

深圳市瑞沃德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財務總監王嬋娟說:“全球服務中心在我們出海的過程當中,從國際物流、財稅和人力資源方面,給我們提供了非常多的資源,對我們企業來說,出海變成了一件很省心的事。”

在全球服務中心的資源池裡,道通科技精選出涵蓋人力資源、關務財務的三年服務包。“初創期由專業機構託管,過渡期轉爲自主運營。單是解決墨西哥僱傭當地失業人員比例要求一項,就避免了三個月試錯週期。”目前“政府背書市場運作”的模式,已成爲全球服務中心突破服務邊界的核心優勢。

全球服務中心聯合順豐速運等爲企業提供供應鏈出海全環節支持,推動“採購-生產-消費-售後”全鏈條全球化;爲中興、邁瑞等龍頭企業搭建“經驗共享平臺”,讓後者將近30年的國際化經驗傳遞給中小企業。

在具體服務中,中心的“資源池”優勢愈發凸顯:法律服務有金杜律所、柳沈律所、華商林李黎等機構坐鎮;海外知識產權保護依託南山海外知識產權協同服務平臺,構建高端智庫。同時首批揭牌成立阿聯酋、泰國海外知識產權工作站,在海外當地爲企業提供服務。發佈全國首創海外知識產權保險聯共體,爲海外知識產權保險配套開展服務;金融服務涵蓋中金公司、中信保、匯豐銀行等頭部機構;人才服務則聯動CGL集團、外企德科、智聯招聘等提供人才支持;市場推廣有Kickstarter、朗翰科技、海納互動等提供衆籌融資和品牌營銷。園區服務聯動深投控、招商局集團海外園區、阿布扎比哈利法經濟園區集團等。這種“政府搭臺、專業唱戲”的模式,讓企業能按需組合服務,達到“像點菜一樣靈活”的目的。

全球服務中心不僅是“中國船隊的港灣”,更是“全球合作的碼頭”。在實踐中,在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軌道上,這個平臺正讓“從南山走向世界,讓世界走進南山”的願景,逐步變爲現實。

採寫:南都N視頻記者 陳紫嫣 通訊員 塗競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