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雲拉上深鐵物業加碼家裝生意
觀點網 近日,“i深鐵物業”官微公佈,深鐵物業旗下深鐵睿城攜手萬物雲旗下研選家聯合打造的家裝煥新服務站,在深圳龍海家園正式開業。
可以說,深鐵物業和萬物雲這次合作,都掏出了“看家本領”。
背靠深鐵物業的深鐵睿城(深圳)科技服務有限公司成立於1996年,近30年來持續深耕軌道交通物業開發與運營。相比之下,研選家則是實打實的“後生仔”。
2023年10月,萬科宣佈旗下萬物雲正式進軍家裝市場,推出“研選家”品牌,旨在爲10年以上的老房子提供家裝改造服務。
據介紹,這是雙方企業首次合作打造的家裝煥新服務項目,以“軌道+家裝”模式激活社區新活力,攜手深度構建居家便民服務新生態。
龍海家園家裝煥新服務站聚焦“設計-施工-售後”全流程服務,推出涵蓋天花吊頂、牆面翻新、瓷磚美縫、櫥櫃定製等8大類煥新業務。
實際上,早在2007年,萬科就已初探裝修行業,並提出全裝修策略。彼時萬科的工程師比例在集團佔45%,而行業平均工程師比例在各個開發企業是15%-20%。
到了2015年,北京萬科聯手鍊家舉行家裝業務合作發佈會,宣佈成立萬科鏈家(北京)裝飾有限公司(下稱“萬鏈”),由萬科集團副總裁、北京區域首席執行官兼北京萬科總經理劉肖出任董事長。
股權結構方面,北京萬科持股50%,鏈家持股35%,作爲員工持股平臺的北京佳信和信息諮詢中心(有限合夥)的持股比例則爲15%。
萬鏈的誕生,曾被視爲北京萬科轉型的重要一環,也是鏈家發揮流量優勢切入家裝市場的嘗試。儘管官方口徑稱,萬鏈獨立於北京萬科和鏈家,但能短時間內迅速崛起,離不開兩大“金主”保駕護航。
2016年10月,劉肖在萬鏈北四環體驗店開業儀式上滿意地說道:“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萬鏈單月接單量由200套躍升至500套,並向單月1000套邁進”。
而後在第三代新品發佈會上,管理層對萬鏈未來一年提出美好設想:2017年完成簽約1萬單、銷售額目標10億元,並向1.5萬單、銷售額15億元發起衝刺。
萬鏈能夠如此有底氣的表態,是因爲背靠着“大樹”萬科和鏈家。
2017年7月,萬鏈開始向京城之外的市場進行擴張,其通過萬科鋪路,進入北京、瀋陽、太原、濟南、煙臺、太原、濟南、煙臺、青島、天津、大連、長春等9座城市的15個萬科新房項目,並在9月份進駐天津區域市場。
而鏈家支撐方面,劉肖曾在採訪中透露,彼時萬鏈客戶60%來自鏈家。
一位北京業內人士同樣指出,萬科引入的大部分爲新房項目,鏈家主要是二手房市場,而北京成交的二手房基本有一定房齡,再加上面積小,成交後需要重新進行裝修。這個時候,鏈家經紀人就會向客戶推介萬鏈的裝修產品。
只可惜,萬鏈的高光沒有延續。
同年,鏈家入股另一個家裝公司愛空間,隨着新平臺的出現,過去依賴鏈家獲得60%以上客戶的萬鏈發展規模明顯萎縮。
沒有鏈家支撐的萬鏈迅速走向下坡路,以至於2017年的“宏大目標”已經不了了之。有知情人士指出,2018年萬鏈仍未能實現盈利。
2020年中,北京萬科撤出萬鏈,並由貝殼找房接盤,萬鏈原管理團隊大部分人併到貝殼找房旗下“被窩家裝”平臺,同時萬鏈高層與貝殼高層一起運營“被窩家裝”,分管不同的業務條線。
此後幾年間,萬科在家裝市場中鮮有合作動態。
結合與鏈家過往的“愛恨情仇”來看,萬物雲此次與深鐵物業合作,或許不僅是看中了深鐵物業的能力,還是出於對自家人的信任。
除了萬科之外,跨界闖入家裝行業並有所建樹,還有收下萬鏈的貝殼找房。
貝殼找房目前較爲知名的家裝品牌主要有被窩整裝、聖都整裝、愛空間。除被窩整裝外,聖都整裝和愛空間均由貝殼找房通過收購的方式併入麾下。
但就聖都整裝最近閉店風波來看,貝殼找房的家裝路也沒有十分平坦。
有消息稱,6月底至7月初,聖都裝飾在多地的直營門店密集調整。蕪湖、泰州、揚州(含廣陵、江都)、儀徵等地的直營大店陸續停業,武漢地區僅保留1家門店。這些關閉的門店均屬典型“大店模式”,面積普遍在1500-3000平方米,單店初始投入高達300萬至500萬元。
總的來說,在“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之外,房企、地產中介以及物業公司跨界入局家裝行業,最終能搶佔到多大塊蛋糕?恐怕還需要時間來證明。
免責聲明:本文內容與數據由觀點根據公開信息整理,不構成投資建議,使用前請覈實。
本文源自:觀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