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爾定律宣告終結 法人:AI科技進入甜蜜成長期
▲AI接棒科技產業創新成長。(圖/路透)
記者巫彩蓮/臺北報導
輝達(NVDA)執行長黃仁勳在2025年臺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上發表驚人宣言,指出「摩爾定律」已結束,強調「未來只有天空能限制AI產業的發展速度。」凸顯AI已進入迅速普及化的技術突破期,也是顛覆式創新科技的甜蜜成長期。中信投信表示,AI正處於如同個人電腦、網際網路、智慧型手機及電動車等顛覆式創新科技的爆發前夕,此時投資聚焦顛覆式創新企業,可掌握具爆發性成長潛力企業的投資良機。
根據黃仁勳說法,摩爾定律因物理限制、晶片成本上升及能源效率的問題已宣告終結。輝達透過3D晶片封裝、NVLINK技術及機械與液冷系統,成功重塑AI基礎建設,實現每六個月效能翻倍的驚人速度,未來甚至可能縮短至三個月翻倍。他也強調,輝達已從GPU晶片業者轉型爲AI基礎建設領導者,帶動AI產業從3億美元擴展至數兆美元規模。
中信投信表示,歷史總是驚人相似,AI的爆發性成長正重演個人電腦、網際網路、智慧型手機及電動車等顛覆式創新的歷史軌跡。這些技術從萌芽到普及,皆帶動相關企業市值飆升,創造可觀投資報酬。
00983A經理人唐祖蔭表示,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廢除前總統拜登的AI風險管理命令,爲AI與創新科技發展開啓更寬廣的道路。其「美國優先」政策亦鼓勵技術研發與生產迴流美國,特別有利於中小型成長股與重視研發的企業。此外,美國聯準會(Fed)啓動降息循環,企業資金成本降低,投資意願提升,將進一步催化技術升級與產品革新,爲顛覆式創新企業創造絕佳成長環境。
唐祖蔭指出,當新科技應用落地並廣泛爲人所接受後,企業業績將加速成長。根據過往經驗,當無人知曉的技術開始發展,到終端市場推出首款量產產品或服務,直至普及至一般民衆的過程中,可發現相關個股繳出優勢行情。例如網際網路興起後的思科(CSCO)、電動車滲透率提高後的特斯拉(TSLA),以及生成式AI應用落地後的輝達,都曾迎來可觀漲幅。
但唐祖蔭也說,這些題材股在技術被廣泛接受及應用前,通常不會被S&P 500指數或Nasdaq 100指數納入,也使得投資人難以透過被動式ETF及早佈局這類企業,等到這些公司獲得巨大成功後市值增加,進而納入指數後,投資人早已錯過其股價爆發的初期階段,此時反而凸顯主動選股基金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