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靠攏中俄?《時代》揭印度2痛腳:分手川普代價吞不下去

莫迪1日在上合峰會與習近平、普丁積極互動。(美聯社)

中國大陸近期接連成爲吸聚國際目光的多邊外交舞臺,除了昨天(3日)抗戰勝利80週年閱兵,還有本週稍早在天津登場的上海經濟合作組織峰會。印度總理莫迪在2天會期許多場合常與地主中、俄元首習近平與普丁同進同出,外界嗅出莫迪靠攏中俄、對抗美國的味道。地緣政治專家直言,莫迪恐承受不起與美國總統川普斷絕往來的代價。

美國川普政府關稅貿易戰讓華府與部分國家關係陷入僵局,印度就是其一。莫迪(Narendra Modi)本週出席上合會是7年來首度訪中,他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俄羅斯總統普丁積極互動的畫面引發兩種看法。第一,莫迪因川普對印度商品課徵高額關稅大爲不滿而親近中方,川普把印度這個友邦推向敵國懷抱;第二,莫迪赴天津參加由中方主導的經濟論壇,有了俄國與印度等大國支持,上合會已成對抗美國的全球新興聯盟。美國《時代》雜誌地緣政治評論員戈什(Bobby Ghosh)2日撰文,他認爲兩種說法都太草率,均未考量印度無法承受與美國斷絕關係要付出的代價,這是經濟與地緣政治的殘酷現實。

戈什指出,有可靠報告稱川普針對印度出往美國的貨品徵收50%關稅,惡意佔了很大比例。今年5月,印度與巴基斯坦在邊界爆發激烈衝突,川普自稱促成停火併要莫迪公開致謝、提名他爲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這一點巴基斯坦順了川普的意,但莫迪拒絕配合而激怒川普。

莫迪週日(8月31日)抵達天津出席上合會,與習近平相見。(美聯社)

莫迪長期宣稱他與川普有特殊交情,近期新德里官員自詡莫迪是川普在亞洲的左右手、美國視印度爲對抗中國不可或缺的堡壘。但高額關稅加上川普蔑稱印度「經濟已死」的言行,讓莫迪很難把這份友誼宣言維持下去。現在川普對於莫迪、印度都展現漠不關心的姿態。

戈什認爲,美印關稅談判若有不同結果,莫迪或許不會去天津。第一,莫迪對於習近平長期抱持近乎敵意的懷疑態度,也一直避免訪中,藉此對中方的印度政策表達不滿,包括北京在經濟、軍事、外交層面支持巴基斯坦,中印邊界也存在長期爭議。第二,上合峰會有莫迪不想見到的國家領導人,例如巴基斯坦總理夏立夫、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今年2月印巴邊境較小規模軍事衝突發生時,艾爾多安支持巴基斯坦。再者,出席上合峰會的領導人多半屬於獨裁類型,例如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柯、伊朗總理裴澤斯基安。

戈什分析,莫迪現身天津讓習近平很有面子,更滿足了習近平的地緣政治野心。普丁應該也很高興,他大可宣稱自己拉近了中、印亞洲兩大國的關係。莫迪雖已從「美國核心盟友」變身中國外交大戲的配角,他在天津峰會極力融入的姿態並未改變他主角降爲陪襯的現狀。

然而這不代表印度正在疏遠美國,因爲印度擔不起沉重的代價。戈什點出兩個嚴峻問題,頭一個是經濟。印度每年對美國出口額近900億美元(新臺幣約2.8兆元),遠高於印度對上合會全體成員國出口額總和;中俄無法彌補川普關稅對印度出口造成的鉅額損失,因爲習、普要的是把貨品賣給印度,而非向印度採購。

第二個問題是地緣政治。中印臺面上近期友好,但實際上北京視新德里爲對手且不時出手打擊。中國仍將力挺巴基斯坦,也會持續對中印邊界大片土地宣示主權。印度與美國、其他亞鄰的軍事聯盟在北京眼中並不友善,印度卻因攸關存亡而不太可能放棄。

光是上述原因就讓莫迪明白印度不能真的離開美國懷抱,勢必得找個能保全顏面的法子與川普重修舊好,以保護印度的經濟與安全。即使川普屢屢奚落上合會,印度在華府的外交官及遊說團體正設法促成兩國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