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消失!第三方平臺訂機票頻出包
不少民衆喜歡透過比價方便的第三方平臺訂購機票,然而一旦機票姓名出錯,可能求助無門。機場示意圖,與當事人無關。本報資料照
不少民衆自助旅遊會選擇方便比價的第三方訂票平臺訂購機票,然而近期卻發生多起消費者透過第三方平臺訂機票,卻因姓名出錯導致登機受阻、權益受損的案例。旅遊達人提醒,機票姓名要和護照上一模一樣,訂完後也務必確認電子機票顯示名稱,確保登機順利。
曾姓讀者向本報投訴,指透過第三方訂票平臺訂機票,訂票過程中已仔細覈對姓名,確保輸入無誤。然而,出票後,機票上的姓氏竟只顯示一個字母「T」,讓他被迫現場自費購買另一張機票,才得以順利出行。
另起案例則發生在一位擁有法文姓名的旅客身上。該旅客同樣透過第三方平臺訂購機票,出票後卻發現機票上的中間名未完整顯示,幾經波折,平臺總算修正機票資訊。然而,網路報到時,卻再次發現中間名錯誤。
該旅客表示,平臺客服聲稱是航空公司系統問題,因字數限制導致中間名顯示不全,要求旅客自行聯繫航空公司處理;航空公司卻稱,從哪訂的機票就透過哪裡處理的迴應,讓他感覺被踢皮球,無奈又苦惱。
資深航空公司地勤說,過往較常發生的姓名錯誤是First Name(名)、Last Name(姓)的順序寫錯、姓名拼錯、稱謂選擇錯誤(如Mr.、Ms.)等,多數可以透過支付手續費用後直接向訂票單位申請更改。不過部分國家因法律規定允許姓名變更,如冠夫姓等,若機票上姓名與護照不符,必須提供相關的法律證明文件,航空公司或平臺纔會受理。
旅遊達人傑西大叔說,臺灣人常見的困擾可能是護照姓名欄位上會出現「,」或者用「–」來區分名字,甚至是不同拼音之間的空格,很多人會直覺地跟着輸入,但這在航空公司的訂票系統裡是絕對不允許的,任何標點符號,包括逗號、那一橫,或是空格,都會被視爲無效字元。
他強調,不論跟誰買機票,購票後一定要拿電子機票跟護照進行覈對,這樣要修改都還有時間轉圜,千萬別等到班機起飛當天才發現。
地勤提醒:拼音要跟護照相同
爲了方便首次申請護照的民衆,外交部在「外文姓名中譯英系統」中提供至少四種不同的拼音選項,再加上中文名字的拼音,可能因地域性的發音習慣而產生不同的英文寫法,導致同一個中文字,可能出現不同拼音。
航空公司地勤強調,民衆在訂購國際機票時,務必以「護照上所登載的英文拼音」爲唯一依據,切勿因爲個人習慣或其他因素,自行更改使用不一樣的拼音系統,否則將無法順利報到登機。
旅遊達人傑西大叔也提到,有些原住民的族語姓名英文字母很長,若超過卅九個字也會有點麻煩。若民衆怕麻煩或擔心輸入錯誤,建議找合格旅行社協助開立機票。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