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師中醫」集團欠稅3651萬 執行署祭鐵腕 創辦人李一宏秒繳清

行政執行署

新北市知名連鎖中醫「明師中醫」集團創辦人李一宏,因積欠102年度綜合所得稅3651萬多元,遭國稅局移送行政執行署臺北分署追討,執行人員全面清查李男財產後,扣押查封李名下銀行存款、投資股份、股票、股利、出資、盈餘,並同步查封李的不動產及豪車,李男馬上繳清3651萬多元欠稅款。

另李一宏積欠103年度綜稅6000多萬元部分,李向國稅局申請複查中,臺北分署將待李欠稅款 確定後,再展開追稅行動。

明師中醫診所集團爲李一宏於1985年創立,目前共有永和、中和、永貞、土城等4家大型聯合診所。刑事局2013年獲報,指李一宏自2010年起指示員工編排所謂的「功課表」,要求診所櫃檯人員,在編排好醫師、就診日期、病患姓名等資料後,向員工及其親友173人收取健保卡,詐領健保費193萬元,當時被稱最大宗詐領健保案。李一宏因此被判刑1年6月確定。

但檢調又查出,明師中醫集團多年來短報自費減重醫療收入,至少逃漏稅上億元,北檢2020年間曾指揮新北市調查處兵分15路搜索明師中醫集團創辦人李一宏、永和、中和、永貞、土城4處診所,檢察官訊後諭知李一宏以200萬元交保,並限制出境、出海。

檢調發現,明師集團短報醫療收入手法,包括鼓勵醫師在門診時推介「自費減重可轉讓療程券」,一張券爲900元,十張折價爲7700元,或可埋針15針,另由醫師推介自費減重藥品,事後刻意漏報;民衆在櫃檯付錢後,診所指示櫃檯會計分別以電腦系統、筆記分式,將健保給付和自費部分分爲「內外帳」記帳,自費項目都記錄在私帳內,藉此隱匿醫療所得,未向國稅局申報,逃漏稅捐。

臺北分署表示,李一宏遭檢舉於102及103年度涉嫌漏報執行業務所得,財政部臺北國稅局遂依法歸課李男102年度綜合所得稅6430萬餘元、103年度達6695萬餘元,合計金額高達1億3125 萬餘元。由於李男向國稅局申請複查,案件一度暫緩移送執行。

但臺北國稅局追查發現,李男旗下多家公司有數億元之銀行存款及不動產異常增加情形,顯有隱匿收入逃漏稅捐事實。臺北國稅局2022年間向臺北高等行政法院聲請假扣押,並將本案移送至行政執行署臺北分署執行。

臺北分署調查發現,李男的不動產已向銀行設定1 億800萬元的最高限額抵押權,恐難執行追回欠稅款,執行人員遂全面追查李名下財產,發現其名下尚有其他財產及所得,包括其銀行存款利息收入一年即高達400萬元。

因此臺北分署全面扣押李男名下銀行存款、投資股份、股票、股利、出資或盈餘分派進行查封與扣押。此外也針對李男名下不動產及車輛,函請地政事務所及臺北市區監理所辦理查封登記,並親赴現場實施不動產查封。

案經臺北國稅局複查決定,將李男102年度綜合所得稅的核定金額覈減爲3651萬餘元。李男得 知此事,於今年4月一口氣繳清了102年度欠稅3651萬餘元。目前李男仍針對103年度欠稅部分申請複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