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縱論/川普成了言論自由的反指標
美國大法官霍姆斯在一次判決書中寫道:「憲法中最重要的思想自由原則,不僅僅是保障那些與我們志同道合者思想的自由,還包括那些我們所憎恨思想的自由。」這話被民主國家奉爲圭臬。
川普上任就說要兌現「廢止聯邦政府審查言論制度」的競選諾言,簽署行政命令,「立刻停止所有政府審查,把言論自由帶回美國,國家的巨大權力,再也不會被武器化來迫害政治對手」。
川普強調,他所謂的言論自由,是所有的觀點都將受到「公正對待」。然而競選話術歸話術,實際所爲是另碼事。
結果川普對美國政府的言論自由診斷,多淪爲對拜登政府的仇恨值與大報復:國防部網站拿掉日裔美籍或印第安士兵爲美國立戰功的照片和事蹟,被華盛頓郵報踢爆,才狼狽地恢復。白宮下架的是過去四年拜登政府犯的「錯誤」,如支持性少數族羣的言論。
川普對媒體的仇視變本加厲,攻擊更爲頻繁。
他稱CNN和MSNBC爲「非法」,指責它們存在媒體的偏見和腐敗。他也批評CBS、NBC、ABC和主要報紙,指控它們非法影響法官;他對媒體採取措施,包括禁止美聯社參加白宮活動,削減新聞專線數量,加劇與媒體的緊張關係。
政府威脅要對批評保守派的民主黨國會議員進行調查,手段包括對反對言論撤回聯邦撥款,制裁代表政治對手的律師事務所,並逮捕「反猶太」、「反美」的學生抗議活動領袖。
一個人權組織表示,「你發表言論的權利,取決於政府的喜好,這根本不是言論自由」。所謂政府不審查言論,川普其實已成爲反指標。
川普上任前,馬斯克就宣佈取消旗下X的事實查覈機制;川普上任後,臉書祖克柏也跟進。但調查發現,假訊息的分享按贊因此增加六成,祖克柏主張「社羣註釋」成效極差,難道這是大家要的社羣平臺新秩序嗎?
有人認爲,川普誓言政府支持憲法保護的言論權利是好事。但是川普明明威脅要利用「政府武器」對付媒體,包括威脅吊銷電視執照,以示政治報復;揚言將調查批評他的新聞機構,只凸顯了行政命令的荒謬。
川普幾天前在社羣媒體聲稱,數千名烏克蘭士兵在俄羅斯庫斯克地區被全面包圍,經濟學人批評不是事實,川普只在強化克里姆林宮的宣傳。川普已經證明自己會在大小事上傳播假訊息,以便實現他的政治利益,這纔是真正用意。
回看臺灣,賴清德當選總統後,已標誌臺灣政策和政治生態巨大轉變。令賴清德不悅的是,在國會受到種種阻撓,政府除了吵得沸沸揚揚的大罷免外,並沒有爲高漲的物價、川普關稅戰、臺積電的未來、世界重新擁抱核電做好準備。更讓人擔憂的是,他不斷利用行政資源、外圍組織和各種媒體做爲武器化工具以壓制不同言論,凡事他說了算,把百姓變成噤聲的兔子,媒體比喻他正在召喚戒嚴的幽靈。
賴清德最近親上火線,不斷用法律壓制異議言論,大學去「中正」化、「中國臺灣」成爲禁忌之語、壓縮嚇阻兩岸交流,或要求軍公教籤具效忠的切結書,都是加強言論或思想審查的政治算計;另一方面,打着「大民主」反對真民主,鋪天蓋地箝制臺灣理性思辨的空間。
可嘆臺灣已經陷入仇恨惡循環,不知何時方休?這和川普打着守護言論自由,卻用雙手扼殺言論自由,又有什麼差別?
領導者鮮少願意聽反對的聲音,然而,能否容忍且不用權力壓制,就區別了政治人物的格局。當茂密的蘆葦叢傳出:「國王有雙驢耳朵」的聲音,只是時間的早晚而已。(作者爲政大傳播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