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臺武術搭橋 屏南甘國寶文化周開幕
屏南新推出的文旅項目─漈下村夜遊表演。(陳祖昌攝)
閩臺甘國寶武術文化周開幕式上的《武動屏南》表演。(陳祖昌攝)
閩臺甘國寶武術文化周開幕式。(陳祖昌攝)
8月21日,第十三屆海峽青年薈‧2025年閩臺甘國寶武術文化周在福建寧德的屏南縣開幕。這座平均海拔830公尺的生態小城,因一位歷史名將的傳奇事蹟,連接起閩臺兩地的文化脈絡,成爲跨海交流的舞臺。
今年文化周以「武福臨門 兩岸同源」爲主題,從開幕式到武術交流賽,從夜遊古村到「畬族火鳳凰習俗」表演,爲兩岸青年、學者和武術愛好者搭建起一個交流平臺。
開幕式在一場融合國潮、舞獅與屏南武術的表演《武動屏南》中拉開序幕。舞臺上,青年舞者揮拳翻躍,舞獅隊伍隨鼓點奔騰,瞬間點燃全場氣氛。這場演出不僅展示了中華武術的剛勁與美感,也彰顯出屏南作爲武術文化發源地的底蘊。「能在家鄉親眼看到這樣規模的表演,真是振奮人心。」來自屏南的觀衆林先生說。
作爲文化周的重頭戲,武術交流賽吸引了來自閩臺兩岸及上海、河南、湖南、廣西、廣東等地共47支代表隊、400餘名運動員參賽。比賽分爲「武術」和「健身氣功」兩大類,依年齡設兒童、少年、成年、中年與老年五組,涵蓋個人單項、全能賽、集體項目與團體大獎賽。
甘國寶的傳奇 兩岸共同的歷史記憶
文化周的核心人物,正是清代武進士甘國寶。根據《臺灣通史》記載,甘國寶曾任臺灣鎮總兵與水師提督,治軍嚴整、愛民如子,深受百姓擁戴。1767年,他升任廣東提督赴任時,臺灣百姓攜老扶幼、同舟送行至鹿耳門,贈以萬民傘與萬民旗,場面動人。
他的故鄉屏南,因這段歷史淵源,與臺灣在文化記憶中緊密相連。屏南縣位於福建省東北部,總人口僅20萬餘,但森林覆蓋率超七成,山水人文資源豐富,是個生態宜居的小縣城。近年來,當地不僅深耕甘國寶文化,還積極引入臺灣建築師與文創團隊參與鄉村建設,舉辦「同心杯」兩岸青年鄉村振興研修營等活動,逐步形成了「福建省對臺交流基地」、「福建省閩臺姐妹闔家園」、「閩臺青年鄉建鄉創驛站」等標誌性品牌。屏南縣近年來積極弘揚甘國寶精神,將武術文化轉化爲推動兩岸交流的重要載體。
除了比賽,文化周還推出多項特色活動。夜幕下,屏南漈下村的古建築在燈光映照中煥發新姿,遊客隨導覽穿行於百年古巷,聆聽傳統故事。巴地村的「畬族火鳳凰習俗」作爲福建省非遺項目,也在活動中精彩亮相。火光躍動,鼓聲震天,爲觀衆帶來視覺與心靈的震撼。
文化周的成功舉辦,再次印證了這座小城的大格局。從武術競技到文化交流,屏南正以自身的歷史積澱與生態優勢,成爲兩岸文化交流的一座重要橋樑。
(更多精彩內容請免費下載《翻爆》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