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銀行淨利潤下滑5%,信用減值損失增加
據民生銀行(600016.SH)所發佈公告顯示,其 2025 年第一季度財報已新鮮出爐,這份財報全方位呈現了該行在一季度的經營狀況、財務表現以及業務發展態勢,在金融市場引發廣泛關注。
從整體上看,民生銀行在一季度有亮點也有挑戰,處於轉型發展的關鍵階段,未來發展既有機遇也面臨風險,需持續優化業務結構、提升風險管理水平,以應對複雜多變的市場環境。
先看積極面。在業務佈局與市場拓展上,民生銀行成果頗豐。在積極踐行 “五篇大文章” 戰略的指引下,多個業務領域取得顯著進展。科技金融領域,服務的科技型企業達 11.96 萬戶、“專精特新” 客戶 2.71 萬戶,通過優化體制機制、豐富專屬產品體系等舉措,不斷提升對科技創新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這與當下國家大力發展科技創新的戰略高度契合,有助於民生銀行在新興產業金融服務中搶佔先機。綠色金融方面,綠色信貸餘額增長 6.49%,達到 3444.50 億元,發行綠色金融債券並積極開展創新業務,深度融入綠色發展大局,不僅順應了全球綠色金融發展潮流,還爲自身開闢了新的業務增長空間。
在零售和對公業務上,民生銀行同樣有所建樹。零售業務客戶基礎持續夯實,零售客戶數量增長 2.02%,私銀客戶增長 7.05%,管理零售客戶總資產提升 4.13%。對公業務中,戰略客羣規模穩健增長,供應鏈金融業務持續深耕,“民生 E 鏈” 累計服務核心企業和鏈上客戶數量均增長 15.42%,國際結算業務量同比增長 5.93%。這表明民生銀行在客戶服務和市場拓展方面的策略行之有效,市場競爭力逐步增強。過往公告顯示,民生銀行近年來持續加大在這些領域的投入與創新,此次財報成果是長期戰略佈局的階段性收穫。有行業研究報告指出,民生銀行在細分領域的精耕細作有助於其差異化競爭,提升客戶忠誠度和市場份額。互聯網上也有觀點認爲,民生銀行在新興業務領域的積極探索,爲其未來可持續發展注入了新動力。
不過,民生銀行也面臨一些挑戰。從財務數據來看,雖然營業收入同比增長 7.41%,但歸屬於本行股東的淨利潤卻下降了 5.13%。這一現象背後,成本控制和資產質量問題不容忽視。成本收入比雖有所下降,但信用減值損失達到 108.58 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 31.45 億元,主要源於加大了不良資產處置力度。這反映出民生銀行在優化資產質量方面仍面臨較大壓力。
從過往新聞報道可知,民生銀行此前曾受房地產等行業風險影響,部分貸款資產質量承壓。此次財報中,房地產相關風險雖有所緩釋,但仍需警惕。市場研究機構發佈的報告也指出,在當前宏觀經濟環境下,銀行資產質量受多種因素影響,民生銀行需進一步強化風險管理,優化信貸結構。互聯網上有投資者表示,對民生銀行的資產質量改善情況持謹慎樂觀態度,期待看到更顯著的成效。
民生銀行 2025 年第一季度財報展示了其在業務拓展方面的積極成果和轉型發展的潛力,但也凸顯了在財務表現和資產質量方面面臨的挑戰。未來,民生銀行需在鞏固優勢業務的同時,持續優化資產質量,加強成本控制,以實現更穩健的發展,在競爭激烈的金融市場中贏得更大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