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發展正當時丨大慶華理生物 科技賦能提高油田兩成採收率
□劉健 張宇飛 本報記者 李民峰 劉楠
大慶華理生物專注微生物研究10餘年,從最初6000萬元逐夢資金,發展到如今年營收兩億元左右,小小微生物帶來裂變收益,更讓企業成長爲行業領軍者。走進大慶華理生物,科研人員正有序開展微生物實驗,脂肽生物產品罐車往返運輸,一派繁忙景象。
成立於2009年的華理生物有幾張響噹噹的名片:國內唯一微生物採油領域承擔國家“863”計劃項目重點課題民營企業,國內唯一微生物採油領域設立省級、部級研究創新雙平臺企業,國內首個自主知識產權、年萬噸級生物表面活性劑產能企業,國內首次開展采油微生物太空育種企業。該企業利用現代生物技術,在生物採油、生物農牧領域深耕細作,產品與服務分佈於大慶油田、吐哈油田、青海油田、長慶油田、江蘇油田等國內多個大中型油田和農場。
創新是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原動力。華理生物每年投入研發經費1000萬~1500萬元,38人研發團隊中,近40%擁有博士、碩士學位,爲技術創新提供了堅實人才支撐。
副總經理劉金峰介紹:“公司基於國家及黑龍江省多項課題研究成果,創新建立了生物—化學複合驅等4項核心技術,開發形成了27項專利,實現了脂肽生物表面活性劑工業化生產與應用,填補了國內技術空白。”
脂肽生物表面活性劑在石油開採中有哪些作用?
劉金峰介紹,油田開發過程中,要用水把石油“趕出來”,此後,仍有大量石油黏附在地下石頭縫裡。脂肽生物表面活性劑就相當於“清洗劑”,綠色環保,沒有污染,可進一步洗出石頭縫中的原油,由此提高採收率。
基於協同機制研究和分子動力學模擬結果,研發團隊開發了生物—化學複合驅油體系,形成了4項核心技術,顯著提高了體系性能,擴大了技術應用範圍,促進了油田高效、經濟、綠色開發。以生物—化學復配體系構建技術爲例,目前在大慶油田實現了工業化應用,涉及地質儲量6000萬噸,提高採收率高達22.4%。
生物技術研發應用前景無限。近年來,華理生物依託生物製造領域優勢,不斷拓展業務領域。在生物農業板塊也取得了豐碩成果,與國內一流科研機構開展技術合作,先後研發推出具有獨特配方和功效的脂肽型含氨基酸水溶肥、複合微生物肥、生物有機肥、微生物菌劑、有機物料腐熟劑等農業生產投入品,已取得各類肥料生產登記證、許可證12個,有3種產品進入北大荒集團產品採購目錄並通過有機農業生產投入品評估認證,產品廣泛應用於大慶油田農場、北大荒集團所轄多個分公司。
華理生物把農牧產品質量當作發展的生命線。建立了嚴格的質量管理體系,配備了完整的質量管理隊伍和專門的檢測儀器設備,確保所產出的每一批產品都是優質產品。實踐驗證,華理農業產品對於提高農作物產量、改善土壤生態環境具有明顯效果。
發展不鬆勁,腳步不停歇。不久前,華理生物再傳捷報:總投資5.2億元的新建廠區——華理生物產業園項目主體竣工,農牧車間於今年1月率先實現試生產,脂肽車間正式進入投料試車階段。屆時,華理生物將具備年產17萬噸脂肽表面活性劑生產能力,產能的飛躍,將進一步鞏固行業領先地位。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華理生物將持續加大科研投入,重點圍繞生物採油、生物農業、生物環保、生物健康等4個領域,探索前沿科技和未來產業培育新路徑、新模式,奮力展現民企擔當,爲大慶加快構建‘1357’現代化產業體系、助力全省生物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大慶華理生物科技總經理李國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