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投資、周轉需求大爆發 國銀總放款要飛越44兆元了
新臺幣示意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記者林伯東攝影
據金管會截至8月底統計,國銀總放款餘額43兆9,329億元,月增3,177億元,月增量寫近三年同期新高,累計前八月新增放款量1兆7,253億元續寫史上同期第三大,其中民營企業就貢獻逾半新增放款量能,顯示民間投資與營運資金需求轉強。
銀行局副局長張嘉魁說,民營企業資金需求熱,有兩大主因,一是第3季提前備貨,帶動營運週轉金貸款需求;二是全球股市上揚,使企業理財與投資意願提升,進一步推升融資需求。
從結構觀察,「對象別」方面,前八月國銀對民營企業放款大增8,941億元,佔新增放款量的51%,爲最大貢獻來源;「用途別」則以週轉金貸款增加1兆720億元居冠,佔比高達62%,顯示放款擴張動能主要由民營企業營運資金驅動。
銀行主管說,9月美國啓動降息循環,有望帶動銀行美元資金成本下滑、供應鏈移轉也會帶動外幣放款需求,AI供應鏈資金需求熱絡、股市續揚可望撐盤;惟非AI與傳產業者庫存偏高、關稅衝擊較大,替第4季放款動能帶來變數。
金管會9日公佈2025年8月和前八月國銀存放款、獲利狀況。受第2季臺幣狂升,使上半年新增放款8 ,788億元只剩去年同期的一半,7月受發股息增貸需求,單月暴增5,288億元寫史上次高。
8月雖受高基期影響略爲回落,但仍維持近三年同期最佳水準,週轉金與企業投資放款分別月增1,968億元與152億元。
8月底總存款餘額61兆6,750億元,月增6,227億元是史上同期新高。張嘉魁說,8月存款暴增,是因股市熱,企業與民衆資金存入帳戶做投資,企業銷貨貨款收入、海外投資匯回及股利收入所致。
也因8月存款月增1.02%,月增幅遠大於放款月增0.73%,使8月底國銀存放比降到71.23%,月減0.21個百分點,連四個月下降。存放比下滑,將影響銀行收益。
在穩健放款帶動下,銀行獲利續創高。前八月國銀稅前盈餘4,055.6億元,年增7.5%,寫史上同期新高。三大獲利來源中,以利息淨收益年增12%至4,566億元最爲穩健,手續費收入年增11%達2,051億元;惟投資與其他淨收益年減14%,成唯一衰退來源。
8月單月盈餘523.7億元,月減7.3%,主因股息收入減少,抵銷OBU債券評價利益增加。惟法人指出,美國啓動降息循環、股市續熱,第4季銀行利差與手續費收入仍具續揚空間,整體獲利有望延續高檔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