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投入客機改造海上巡邏機有成 已多次偵獲共軍機艦

安捷航空「蒼鷹」計劃,機上偵測到的情資,可即時回傳給岸上。圖/安捷航空提供

中共機艦出沒臺海周遭逐漸常態化,國軍監偵需求日增。在政府提高國防預算、鼓勵軍工產業政策下,有民間業者投入將輕型客機改裝成海上巡邏機業務,已多次在海上偵監到共軍機艦,預定在本月18日開幕的臺北國際航太國防工業產展示改裝成果及能量,盼爭取到海巡署或軍方業務。

兩岸關係緊張,臺灣周遭海域監偵的重要性持續上升。其中空中巡邏具備反應快速的優勢,可以與水面巡邏艦艇互補。然而目前海巡署並無自身航空兵力,海軍的P-3C反潛巡邏機固然功能完整,但是操作成本昂貴,且因美軍汰除同型機,影響後勤供應,導致機隊妥善率偏低。在政府提高國防預算,鼓勵軍工產業的政策下,近年國內許多廠商跨足相關領域,以往經營機師培訓與醫療後送等業務的安捷航空,如今也投入海洋監偵的「蒼鷹」計劃,並將於18日開幕的臺北國際航太國防工業展,展示能量與成果,希望爭取海巡署或軍方的業務。

基地位於臺東豐年機場的安捷航空,是國內唯一的機師培訓學校,近年已成爲國內民航機師的重要來源之一,合作對象包括臺灣虎航、星宇等航空業者。除了使用奧地利的DA40/DA42教練機,也引進義大利制P2012九人座小型客機,負責金門縣府的緊急醫療後送任務,兼營空中觀光業務。

安捷董事長高健祐說,該公司爲推動「蒼鷹」計劃,已經通過國際武器貿易條例(ITAR)管制取得輸出許可,引進IMSAR所研發的NSP-7合成孔徑雷達,解析度可達10公分等級;以及Teledyne FLIR生產的紅外線光電系統Star SAFIRE 380-HDc,具備短波紅外線(SWIR)功能的紅外線熱像儀。P2012的機腹有兩具開口,可以安裝偵測儀器。二者相較,雷達的搜索範圍大,最遠可及340公里,適合大範圍的海域搜索,搭配船隻自動識別系統(AIS),掌握可疑目標後,再以最大範圍25公里的高解析度光電/紅外線系統鎖定。最後透過指管情報處理平臺(C2/PED),就可即時產出情報,加密傳輸回地面與海上單位,爭取更充裕的決策應處時間。此外也引進德國制的測深光達,可從空中測量海底深度,最大距離80公尺。能夠快速、大面積且精準的掌握水下地形,可應用於航道測繪、港灣建設、離岸工程與災後搶修,同時具備反登陸與水下戰場的監測潛力。

高健祐表示,公司的的飛機、儀器與人員均已經到位,過去半年試飛中,已經多次偵獲共艦與科研船,包括054A型護衛艦、052D驅逐艦、東調級科研船,並展現對小型船隻及非傳統目標的即時偵察。相較於無人機在冬季受到強烈東北季風影響,未必能順利升空執行勤務,P2012的抗風性較佳,足以在一般天候下執行任務。

「蒼鷹」計劃P2012機以光電/紅外線系統拍下的小型漁船。圖/安捷航空提供

安捷航空以飛行學校業務起家,主要教練機種爲奧地利制DA40。記者程嘉文/攝影

安捷航空「蒼鷹」計劃P2012艙內狀況:右方爲雷達螢幕搭配自動船位系統,左爲光電/紅外線顯示幕。記者程嘉文/攝影

安捷航空「蒼鷹」計劃將P2012小型客機加裝海上巡邏監偵能力,今年7月在臺東外海拍攝到的中共054A巡防艦。圖/安捷航空提供

P2012小型客機可轉任海洋監偵任務,機腹加裝紅外線/光電觀測系統(前)與合成孔徑雷達(後)。圖/安捷航空提供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