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男子去當上門女婿,乞丐告訴他:在你傻老婆背後拍三下

創作聲明:本文爲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在山西城郊的小村子裡,住着個賣油的年輕人叫鄧毛球。村裡人都知道他家境貧寒,一個窮光蛋。他爹早早去世,就剩他和體弱多病的老孃相依爲命。他娘整天吃藥,家裡的錢都花在醫藥費上了。這日子過得緊巴巴的,但鄧毛球從不抱怨,總是笑呵呵地面對生活。

鄧毛球每天天不亮就起牀,挑着油擔子在街上賣油。他的嗓門響亮,吆喝聲傳遍大街小巷:「賣新鮮菜籽油,上好的菜籽油!家中炒菜的好油!」。

村裡人都說鄧毛球這孩子實在,從不摻假,買他的油放心。這一天,他照常在街上叫賣,卻遇到了一件不尋常的事。

春日的陽光暖洋洋地照在街上,鄧毛球正給一位老大爺舀油。他總是特別照顧老人家,多舀那麼一點點。就在他蹲在地上仔細稱量的時候,突然在油桶底下摸到了一個冰涼的東西。

拿出來仔細一看,原來是塊玉佩,溫潤如玉,上面還刻着幾個古老的文字。玉佩在陽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澤,一看就知道是件寶貝。

鄧毛球看着玉佩,心想這東西肯定值不少錢,要不要佔爲己有?轉念一想自己爹生前總教導他要做個正直的人,這個念頭立刻就打消了。他決定找失主,這可是別人的心肝寶貝。

他站在街上大聲喊:「街坊鄰居聽我說,這裡撿到一塊玉佩,誰丟了趕緊來認領!」路人紛紛圍過來看熱鬧,七嘴八舌地議論紛紛。不一會兒,一位穿着錦緞長袍的中年人匆匆趕來。這人姓江,是城裡有名的富商,平日裡爲人大方,在街坊鄰里中口碑不錯。

江老爺仔細端詳玉佩後,激動地說:「老天保佑,真是我家祖傳的玉佩。前幾天不見了,可把我急壞了。小夥子,你這份善心實在難得。」說着就要掏銀子酬謝。鄧毛球連連擺手推辭,但架不住江老爺的堅持,最後收下了二兩銀子。

揣着沉甸甸的銀子,鄧毛球心想可以給娘買些補品了。正要去買只雞給娘補身子,路過雞鋪時看到兩個膀大腰圓的漢子正在打一個衣衫襤褸的老乞丐。鄧毛球忙上前勸阻:「兩位大哥別動手,有話好說。」

雞鋪老闆氣呼呼地說:「這老東西偷了我家的雞,讓他嚐嚐厲害!」原來老乞丐已經三天沒吃東西,實在餓得受不了,這才鋌而走險。鄧毛球看着老人身上的傷痕,心生不忍,立馬掏出五百文:「這隻雞我買了,別打人了。大家都不容易,給個機會。」

老乞丐顫巍巍地站起來,拉着鄧毛球的手連連道謝:「小夥子,你這份善心天地可鑑。

老朽給你個忠告,算是報答你的恩情:『半夜三更拍三下,傻人也能變聰明。』記住這話,將來有大用。」說完就一瘸一拐地消失在人羣中。

鄧毛球雖然不明白這話是什麼意思,但還是把雞拎回家給娘補身子。李婆子見兒子這麼孝順,感動得直掉眼淚,一口氣喝了太多雞湯。誰知道當晚就鬧起肚子,折騰得滿頭大汗。鄧毛球連忙請來王大夫,開了幾副藥也不見好轉。

就在一籌莫展之際,鄰居王大娘告訴他一個消息:「城裡白員外在爲女兒找女婿,出二十兩銀子聘禮,還答應幫岳母看病。你要不要去試試?」鄧毛球一聽,心想這不就是救命錢嗎?立馬收拾停當往張家去了。

白員外是城裡有名的商人,爲人正直,生意做得風生水起。見鄧毛球老實本分,談吐得體,當即就答應了這門親事。

可等鄧毛球知道未來媳婦是個傻姑娘時,心裡不禁犯了難。但想到能救孃的命,也就咬牙應下了。

正當他爲這門親事發愁時,突然想起老乞丐的話。新婚之夜,月光如水,他躺在牀上翻來覆去睡不着,想着要不要試試那個辦法。

終於,他鼓起勇氣,在半夜時分給新娘背後輕輕拍了三下。

奇蹟真的發生了!新娘張小花突然劇烈地咳嗽起來,一顆棗核從她嘴裡飛了出來。她的眼神瞬間變得清明,整個人判若兩人。原來她十年前不小心吞下棗核,這才變得癡傻。

恢復正常的張小花滿懷感激地對鄧毛球說:「這些年我雖然行爲怪異,但心裡都明白。看你明知我傻還願意娶我,又對我娘這麼孝順,就知道你是個善良的人。以後我一定會好好待你。」

從此,鄧毛球和張小花夫妻同心,齊心協力把張家產業經營得蒸蒸日上。他們把陳婆子接到身邊精心照顧,請最好的大夫給她調養,沒多久陳婆子的身體就好轉了許多。

一大家子其樂融融,和睦美滿。夫妻倆還常常賙濟街坊鄰里,但凡聽說誰家困難,必定伸出援手。村裡人都說他們是活菩薩轉世,多虧了他們,村子裡的日子也越過越紅火。

後來的一天,鄧毛球在街上又遇到那個老乞丐。這次老乞丐穿着整潔的布衣,精神矍鑠。

鄧毛球連忙上前道謝,老乞丐卻笑着說:「善心自有善報,我不過是個引路人。記住,做人要心存善念,時時處處爲他人着想。」說完便消失在熙熙攘攘的人羣中。

這個故事在村裡代代相傳,成了人們茶餘飯後最愛講的故事。大家都說鄧毛球和張小花的故事告訴我們,只要心存善念,誠實守信,老天爺都會眷顧。

如今村裡的年輕人遇到困難時,老人們就會說:「想想鄧毛球的故事,善良的人總會有好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