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脂肪肝治療,微芯生物扭虧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雷若馨 深圳報道

8月26日,總部位於深圳的創新藥企——微芯生物(688324.SH)披露2025年半年報,交出“營收增長超三成、淨利潤扭虧爲盈”的成績單。

報告期內,微芯生物實現營收4.07億元,同比增長34.56%;實現歸屬淨利潤2959.22萬元,同比扭虧。這一業績改善的核心驅動力來自兩款已上市創新藥的銷售放量,尤其是西格列他鈉的爆發式增長。

目前,微芯生物有2款創新藥(西達本胺、西格列他鈉)多個適應症全球上市銷售。

西達本胺是全球首個亞型選擇性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劑,已連續8年納入國家醫保目錄,在國內獲批外周T細胞淋巴瘤(PTCL)、乳腺癌、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DLBCL)三大適應症,在日本、中國臺灣也有相關適應症獲批。微芯生物正探索其聯合免疫治療(IO)開展結直腸癌、黑色素瘤等適應症的臨牀試驗。

西格列他鈉是全球首個PPAR全激動劑,屬於胰島素增敏劑,也已連續兩年納入國家醫保目錄。西格列他鈉可通過降糖與胰島素增敏、血脂調節、抗炎、抗纖維化等多種機制改善代謝性疾病。

報告期內,西格列他鈉及西達本胺新適應症放量明顯,銷售額分別同比增長125.70%、15.14%。增長主要來源於銷售渠道的快速鋪開和覆蓋:西達本胺已完成全國核心城市及核心醫院的覆蓋,西格列他鈉覆蓋全國5300餘家各級醫院以及6700餘家藥店。

微芯生物表示,針對藥品行業渠道的變化,正在加速佈局京東、阿里、美團等線上渠道。

藥物研發方面,微芯生物目前有多個處於臨牀開發階段及臨牀前研究階段的項目,涉及惡性腫瘤、代謝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及抗病毒五大領域。

值得注意的是,多項臨牀試驗顯示了西格列他鈉治療2型糖尿病及脂肪肝的療效與安全性。而這恰好是新晉“藥王”司美格魯肽爲市場帶來的最新進展領域。

8月15日,諾和諾德減重版司美格魯肽的補充新藥申請獲FDA批准,成爲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一個被批准用於治療代謝功能障礙相關性脂肪性肝炎(MASH)的GLP-1藥物。

這一消息,把聚集在減重藥物上的熱烈目光引至脂肪肝這一細分領域。

目前,國內尚無脂肪肝治療藥物獲批。不過,信達生物(1801.HK)在研究數據中強調,其今年6月獲批的GCG/GLP-1雙受體激動減重藥物瑪仕度肽可降低肝臟脂肪含量超80%。華東醫藥、樂普醫療、衆生藥業等多家企業也在推進脂肪肝藥物研發,主要集中於GLP-1藥物。

微芯生物表示,公司將基於現有臨牀試驗及真實世界用藥證據,優先推動西格列他鈉惠及廣大的2型糖尿病合併MASH/MAFLD患者。同時,將持續攜手研究者完善西格列他鈉治療脂肪肝全病程的證據。

除原有藥物的新適應症外,微芯生物還有多個新藥研發管線正在進行。其中,新型三通路腫瘤靶向抑制劑西奧羅尼進展最快。西奧羅尼的適應症中包括了卵巢癌、胰腺癌、晚期實體瘤。

胰腺癌目前仍缺乏有效的新型藥物,存在巨大未滿足臨牀需求。微芯生物表示,將積極推進西奧羅尼探索國內外臨牀開發及合作路徑。

方正證券預計,隨着西達本胺新適應症的不斷上市、西格列他鈉的放量、西奧羅尼的胰腺癌獲批,微芯生物的收入將持續增長。

商務拓展方面,微芯生物表示,將持續推進西達本胺與國際合作夥伴HUYABIO(滬亞生物國際)的臨牀與商業合作,推進西達本胺在大中華區以外的再授權合作及產品註冊。此外,將持續關注西格列他鈉、CS23546等產品對外授權/臨牀合作機會,以及國內渠道協同產品的引進機會。

今年上半年,國內創新藥領域海外授權BD交易火熱。根據藥渡數據庫,截止6月國內創新藥領域已有97項海外授權BD交易達成,同比增長45%。海外授權交易合同總金額達442億美元,約佔2024年全年的82%。平均合同總金額達10.8億美元,同樣高於歷史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