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準新賽道 培育新動能
來源:人民日報
首期項目投資3億元,投產後預計實現稅收6500萬元……今年,內蒙古恆東能源集團與蘇州大學金屬材料與智能製造研究院正式簽約,民營企業與科研機構合作探索新材料領域,是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近年來着力培育新動能的一個縮影。
“面對市場變化,我們加快推動轉型發展,在招商引資的同時,積極引導本地煤炭企業提升競爭力,培養新的經濟增長點。”鄂爾多斯市市長於海宇說。
提升服務水平,優化營商環境
“作爲一家傳統煤企,我們能夠涉足金屬材料領域的新賽道,多虧了相關部門的幫助。”恆東能源集團董事長劉海祥說,“這些年,企業一直尋找投資機會,但始終沒下定決心。後來,相關部門工作人員主動上門,和我們一起調研學習、分析投資利弊,爲我們提供了不少支持。”
得到便利的不僅是當地企業,還有蘇州大學金屬材料與智能製造研究院。“之所以選擇鄂爾多斯,是因爲看中了這裡的營商環境。”蘇州大學金屬材料與智能製造研究院院長吳鑫華說,此前,鄂爾多斯市發佈了一系列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給了研究院來鄂爾多斯市投資的信心。
根據行動方案,鄂爾多斯紮實開展助企行動,幫助煤炭企業解決手續辦理、中長協履約、產銷對接、降本增效等方面的問題。全市選聘600名“營商環境體驗官”,反映民營企業的意見訴求,落實涉企便利措施。
此外,鄂爾多斯各地積極創建網上辦事平臺,不斷提升服務水平。伊金霍洛旗發佈“書記旗長·益企辦”線上訴辦平臺,1天內完成受理分辦,3天內與經營主體見面覈實,7天內回覆辦理情況。準格爾旗設立“爲企服務管家”平臺,領導幹部擔任“總管家”“大管家”和“管家”,線上線下及時迴應企業關切。
創新工作方式,開展結對幫扶
匯能集團的煤基化工裝置中,黑色的煤塊開裂反應,依次變成了煤漿、甲烷、無色液體,然後源源不斷地銷往外地。“我們確保每年提供1億噸以上優質煤、16億立方米天然氣和100億千瓦時以上電力。鄂爾多斯積極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政策,解決了企業發展的多項難題,我們沒有理由停下腳步。”匯能集團相關負責人說。
“匯能集團信心足,在建項目多。”內蒙古派出的民營企業發展調研組在鄂爾多斯考察後,得出了這樣的結論。近3年來,匯能集團在內蒙古投資近400億元,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們正在鄂爾多斯規劃審批一個600億元的全產業鏈項目,力爭明年開工建設。”
參考匯能集團的發展模式,鄂爾多斯市創新工作方式,幫助民營煤企解決融資難題:成立“千企萬戶結對幫扶”工作小組,通過9場對接會、19次專項行動,幫助356戶企業與1572戶個體工商戶結成對子,爲個體工商戶解決難題795個;推出“暖商保”項目,爲企業減稅降費及退稅78億元;開展“我爲企業找訂單”活動,簽訂金額124億元……
出臺惠企政策,助力產品研發
3D高端新材料、6英寸半導體芯片、智能無人機研發製造……一系列高新科技在鄂爾多斯落地開花,這離不開鄂爾多斯對於研發的重視和支持。
爲了引導企業增加研發投入、增強發展後勁,鄂爾多斯實施規上企業“三清零”行動,即無研發投入的清零、無研發機構的清零、無發明專利的清零。2024年,全市新增“三清零”企業50家,全社會研發經費增長貢獻率居內蒙古自治區各盟市前列。
“依託煤而不依賴煤,蒙泰集團從研發切入,增強抵禦市場波動的能力。”蒙泰集團相關負責人婁秋江介紹,集團投入20多億元,歷經7年科研攻關,成功從粉煤灰、煤矸石等大宗煤基固廢中提取出鋁硅氧化物,製備出高品質的鋁硅合金,在市場中贏得一席之地。
鄂爾多斯還促進政企親清互動,爲企業科技研發提供更多助力。市級領導包聯重點企業69家,全市340名處級以上幹部“一對一”聯繫重點企業340家,帶動764名科級以上幹部聯繫民營企業1090家。“我們要爲民營企業提供更好的服務和保障,近年來,本地煤炭企業投資額度超過5000億元,爲多元化發展增添了新動力。”鄂爾多斯市委書記李理說。(記者 丁志軍)
《人民日報》(2025年05月16日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