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縣無形文化資產「後龍慈雲宮攻炮城」 維護計劃說明會今登場

苗栗縣後龍鎮慈雲宮「攻炮城」活動,每年元宵節在後龍鎮慈雲宮前舉行,已有百年曆史。(苗栗縣政府提供/謝明俊苗栗傳真)

苗栗縣後龍鎮慈雲宮「攻炮城」活動,每年元宵節在後龍鎮慈雲宮前舉行,已有百年曆史。(苗栗縣政府提供/謝明俊苗栗傳真)

苗栗縣後龍鎮慈雲宮每年元宵節都會舉辦攻炮城活動,相傳是百年前的一場瘟疫嚴重肆虐,地方人士向慈雲宮主神媽祖祈求平安,媽祖指示在廟前架設炮城,以投擲鞭炮來驅趕瘟神,習俗傳承至今未斷,2009年由苗栗縣政府登錄爲苗栗縣民俗類無形文化資產,縣府文觀局10日在後龍鎮公所舉行保存維護計劃說明會,讓更多民衆瞭解攻炮城的由來及文化意涵。

縣府文觀局表示,後龍慈雲宮「攻炮城」活動,每年元宵節在後龍鎮慈雲宮前舉行,攻炮城的來源主要有2種說法,其中較廣爲人所知的傳說,是清朝時期,苗栗重要通商口岸後龍港因往來貿易人士衆多,帶來病源。曾有1年瘟疫嚴重肆虐,地方人士向當地信仰中心的慈雲宮主神媽祖祈求平安,媽祖指示在廟前架設炮城,以投擲鞭炮來驅趕瘟神,因鞭炮硝火產生消毒作用,果真瘟疫停止、疫情不再蔓延,這項傳統也保留了下來,而後一直流傳至今,演變成爲後龍地區每年元宵最盛大的民間慶典,苗栗縣政府於2009年正式登錄爲苗栗縣民俗類無形文化資產。

苗栗縣後龍鎮慈雲宮「攻炮城」活動,2009年由苗栗縣政府登錄爲苗栗縣民俗類無形文化資產,縣府文觀局10日在後龍鎮公所舉行保存維護計劃說明會。(後龍鎮公所提供/ 謝明俊苗栗傳真)

苗栗縣政府爲守護珍貴無形文化資產,委託八向度文化創意有限公司承辦「後龍慈雲宮攻炮城」保存維護計劃,爲了能使無形文化資產得以受到保護而繼續傳承,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辦理保存維護計劃,除了建置並整理「後龍慈雲攻炮城」基本資料、傳習或傳承活動、教育與推廣活動等措施外,也藉由此機會與民俗角度保存問題,從歷史脈絡、形式、從業人員、現況,分析評估問題與威脅,以及可行方案,提出短中長程保存傳承活化策略。

苗栗縣後龍鎮慈雲宮「攻炮城」活動,2009年由苗栗縣政府登錄爲苗栗縣民俗類無形文化資產,縣府文觀局10日在後龍鎮公所舉行保存維護計劃說明會。(後龍鎮公所提供/ 謝明俊苗栗傳真)

後龍慈雲宮攻炮城文化活動經承辦廠商完成全部保存維護計劃後,10日上午10時在後龍鎮公所3樓大會議室舉辦說明會,由縣府參議黃智羣主持。文觀局局長林彥甫強調,無形文化保存活化策略與措施除了需有專家學者的田野調查並整理登錄項目發展脈絡與特色外,同時也需要與地方政府及在地學校與居民進行溝通與協調,此次希望藉由說明會提出本案保存維護方案建議,除了讓保存團體及民衆瞭解無形文化傳承方式外,也希望透過說明會與相關單位及民衆進行意見交流,並彙集民衆對於「後龍慈雲攻炮城」的歷史記憶,結合文獻爬梳、傳承現況、社羣或地方參與狀況、相關物件等,於未來辦理後續保存維護工作規劃與進行,更能貼近在地所需,使文化資產價值充分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