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縣後莊國小校地狹小學生多 盼設實驗中學紓困

苗栗縣頭份市後莊國小自1968年設立以來,初設24班,然而隨着人口增長,學生數量已增至51班,達1450人,並且每年仍在持續上升。然而,學校的校地面積僅有1.8公頃,活動空間相當有限。(呂麗甄攝)

苗栗縣長鍾東錦(左四)12日前往頭份後莊國小視察,因竹南、頭份人口快速增長,後莊國小由24班增至51班,學生人數達1450人,但校地僅1.8公頃,活動空間不足。苗栗縣政府正向教育部及國科會爭取設立「苗栗實驗中學」,以紓解學校擁擠問題,改善學生學習環境。(呂麗甄攝)

苗栗縣長鍾東錦12日前往頭份後莊國小視察,因竹南、頭份人口快速增長,後莊國小由24班增至51班,學生人數達1450人,但校地僅1.8公頃,活動空間不足。苗栗縣政府正向教育部及國科會爭取設立苗栗實驗中學,以紓解學校擁擠問題,改善學生學習環境。

隨着竹南、頭份等地快速發展,苗栗縣的教育體系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當地房地產價格的急劇上漲吸引了大量年輕家庭搬遷,而這一變遷帶來了學校擁擠、教室不足、資源短缺等問題。苗栗縣政府目前正積極尋求解決方案,特別是爭取設立「苗栗實驗中學」,以分散當前教育資源的壓力,確保學生成長的最佳環境。

苗栗縣長鍾東錦(左五)12日前往頭份後莊國小視察,因竹南、頭份人口快速增長,後莊國小由24班增至51班,學生人數達1450人,但校地僅1.8公頃,活動空間不足。苗栗縣政府正向教育部及國科會爭取設立「苗栗實驗中學」,以紓解學校擁擠問題,改善學生學習環境。(呂麗甄攝)

頭份市後莊國小於2014年建成新社活動中心,三層樓總面積達4010.28平方公尺,設有教室、籃球場及禮堂。儘管設施完善,但因課間操場空間有限,體育課和社團活動仍受限制,無法滿足需求。(呂麗甄攝)

後莊國小自1968年設立以來,初設24班,然而隨着人口增長,學生數量已增至51班,達1450人,並且每年仍在持續上升。然而,學校的校地面積僅有1.8公頃,活動空間相當有限。下課時間,學生經常擠在狹小的空間內,戶外活動也因場地不足而無法正常進行,尤其是雨天,這對學生的身心發展造成了極大不利影響。

頭份市後莊國小於2014年建成了新社活動中心,該建築爲三層樓,總面積達4010.28平方公尺。一樓規畫6間社團練習教室和風雨球場,二樓設有國小標準籃球場,並可兼作1200席的禮堂及表演活動使用,三樓則設有400席階梯式看臺。然而,儘管設施相當完善,但仍無法完全滿足學校的需求,尤其在課間時間,學生常常需要爭奪有限的操場空間,並且許多體育課和社團活動因此受到限制,無法充分發揮其功能。

後莊國小校長劉敏珍表示,頭份市後莊國小校地僅有1.8公頃,現有51班,學生及教職員工近1500人。活動空間僅有前庭與後操場,導致下課及戶外課程期間,學生活動空間不足,體育課、社團課及綜合課程場地相互干擾。即使增設校舍,校園仍可能過於擁擠,影響學生身心發展。專科教室嚴重不足,音樂老師需攜帶電子琴跑班上課。雨天時,戶外課程調整爲靜態活動,學生活動區域受限,並需分區管理。學校希望將班級數減少至40班,以提升學習品質和教學效果。

苗栗縣長鍾東錦表示,後莊國小因校地受限,無法增建教室,加上竹南、頭份地區各國小及國中班級幾乎已滿,增班困難,學生就學空間嚴重不足。爲紓解當地學校擁擠情況,縣府正積極向教育部及國科會爭取設立苗栗實驗中學,涵蓋小學、國中及高中部,期望能有效分散學生壓力。

鍾東錦表示,苗栗縣財政困難,無力自行設校或籌資興建教室,縣府已向教育部次長張廖萬堅及國教署署長彭富源反映問題,獲得教育部正面迴應,表示將全力協助,並與國科會協商,爭取設立實驗高中,提供苗栗學生更完善的學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