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齡女腿冒青筋憂靜脈曲張 醫揭真相:「蜘蛛絲血管硬化」1招改善

▲腿部血管明顯不一定是靜脈曲張,有可能是「蜘蛛絲血管硬化」,經雷射治療便能改善。(圖/達志/示意圖)

記者邱俊吉/綜合報導

一名年輕女性最近想穿短裙,卻發現腿上的紅藍色血絲比以前更明顯,以爲是靜脈曲張,決定就醫,但醫師檢查後發現,這其實是隻會影響外觀的「蜘蛛絲血管硬化」,與真正會影響血液循環的靜脈曲張明顯不同,透過雷射治療即可改善。

臺北慈濟醫院心臟外科主治醫師楊凱文在臉書粉專「心臟外科楊凱文醫師」寫道,蜘蛛絲血管硬化是皮膚表淺層微血管的擴張,常因局部靜脈壓上升、血管壁彈性退化或荷爾蒙變化所致,大多不影響血液迴流,主要造成外觀困擾,多見於大腿外側、小腿後側或膝蓋周圍。

楊凱文指出,蜘蛛絲血管硬化患者多見於女性懷孕、服用避孕藥或更年期階段,也常出現在久站族羣或有家族遺傳者,而外傷、手術也可能造成局部血管擴張,但多半沒有疼痛與腫脹,只有在血絲增多或合併瘀青時,才需評估是否伴隨其他靜脈異常。

至於症狀類似的靜脈曲張,其屬於靜脈迴流系統的功能障礙,起因於瓣膜閉鎖不全,血液逆流使靜脈壓升高,導致血管隆起、扭曲,常見症狀包括腿部酸脹、沉重、夜間抽筋、水腫、皮膚變色或搔癢等,長期恐引發組織缺氧、皮膚硬化甚至潰瘍。

從風險角度來看,蜘蛛絲血管硬化屬於低風險,單純影響外觀,可透過雷射改善,並不會危及循環功能,而靜脈曲張則是進行性疾病,早期可用醫療彈性襪減輕症狀,嚴重者必須接受手術處理,以免惡化。

楊凱文提醒,許多人看到腿上「冒青筋」便以爲是靜脈曲張,但實際上可能只是蜘蛛絲血管硬化,正確診斷需要超音波檢查,才能判斷是否有深層靜脈瓣膜逆流,建議民衆如長期有腿部腫脹、沉重、抽筋、皮膚變色等症狀,或外觀已影響生活品質,應及早由醫師協助評估、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