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縣廚餘回收分類2.0上路 在地化分類更清晰

苗栗縣政府環保局修訂廚餘回收分類,推出「廚餘回收分類2.0」,將廚餘細分爲生廚餘、熟廚餘及一般垃圾,並將硬殼果實、果核及骨頭調整爲一般垃圾。(苗栗縣政府提供/呂麗甄苗栗傳真)

苗栗縣政府環保局修訂廚餘回收分類,推出「廚餘回收分類2.0」,將廚餘細分爲生廚餘、熟廚餘及一般垃圾,並將硬殼果實、果核及骨頭調整爲一般垃圾。(苗栗縣政府提供/呂麗甄苗栗傳真)

苗栗縣政府環保局修訂廚餘回收分類,推出「廚餘回收分類2.0」,將廚餘細分爲生廚餘、熟廚餘及一般垃圾,並將硬殼果實、果核及骨頭調整爲一般垃圾。新版分類表融合在地農產及客家文化元素,提升民衆辨識度與回收效率。苗栗縣環保局籲民衆配合去除雜質、瀝乾水分,共同推動資源循環與永續發展,減輕清潔隊負擔。

爲解決廚餘回收困難,苗栗縣政府環保局近日公佈新版《廚餘回收分類2.0》,希望透過更貼近民衆生活的分類標準,提高回收效率並促進資源循環。環保局長陳華盛表示,觀察到2021年公佈的分類表在實務操作中,民衆常對硬殼果實外殼、果核和骨頭產生混淆,導致回收困難。

環保局長陳華盛指出,2.0版將廚餘分爲生廚餘、熟廚餘及一般垃圾三類,最大改動是將硬殼類果皮、果核、骨頭等從生廚餘移至一般垃圾,以確保後端堆肥品質。硬殼食材不易分解,混入廚餘會影響堆肥效果,調整後能有效提升整體廚餘回收的品質與效率。

除了技術調整,2.0版更強調在地特色。陳華盛表示,加入苗栗特有農產品如柑橘、葡萄、梨,以及客家族羣常用的糉繩、蒸籠紙和粿紙,讓民衆看到熟悉物品時能更清楚分類。

陳華盛呼籲民衆配合各鄉鎮市公所清潔隊回收規定,並強調交給清潔隊前務必去除雜質、瀝乾水分,不僅提升廚餘回收與再利用效率,也減輕清潔隊工作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