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啓動靈性課程與師資培訓 強化高齡者心理照護

根據衛福部調查,長者憂鬱風險高,靈性需求常遭忽略。苗栗縣啓動靈性照顧課程與師資培訓,擴大社區據點服務,強化心理健康支持系統。(呂麗甄攝)

根據衛福部調查,65歲以上長者中每6人就有1人罹患憂鬱症。全臺近5,000處社區關懷據點多聚焦於社區型長者,對獨居及機構內長者的靈性需求關注不足,恐成政策盲區。苗栗縣政府啓動靈性課程與種子師資培訓,並要求各單位強化心理健康支持,擴大課程及師資與志工進駐社區,提升高齡者照護。

根據衛福部統計,全臺近5,000處社區關懷據點,主要服務對象爲社區型長者。部分長者因身心退化、社交斷裂,尤其獨居與機構內長者,更易陷入情緒低落與憂鬱狀態,其靈性照顧需求往往被忽略,恐成政策推動的盲區。

衛生局表示,縣內26家日間照顧中心每週均固定開設1至2小時靈性關懷課程,內容以懷舊感官體驗爲主,結合靜態活動與戶外接觸,協助長者情緒紓壓、心靈穩定,並融入衛教與生活自理指導,提升參與意願與自我認同。

縣內心理健康中心亦透過社區講座與BSRS-5心理篩檢工具,早期發現高風險個案,並配合健康署「六力撐腰,樂活到老」政策,推動功能性評估與營養介入,目前已有50家單位參與,服務網絡持續擴大中。

社會處指出,自2024年起已積極推動靈性照顧課程,並結合志工服務與社區關懷據點措施。2025年起,將擴大補助據點開課,並納入多元創新方案的核心課程之一,同時啓動靈性課程種子講師培育機制,首批6位具備心理、社工與高齡照護背景者已完成推薦,預計受訓與評覈後,將投入社區與機構授課,強化基層靈性教育人力。

教育處表示,靈性教育已納入全縣18鄉鎮的樂齡學習中心核心課程,針對55歲以上民衆推動正向思考、生命教育、心理輔導與善終學習,協助長者從生活學習中建立心理韌性。

縣長鍾東錦表示,高齡長者的情緒與靈性需求常被忽視,縣府將整合資源,推動靈性關懷,擴大課程開設,並培育種子師資與志工深入社區與機構,協助長者在晚年重拾尊嚴與心靈安定,提升整體心理健康。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服用精神科藥物,請勿自行停藥!衛福部24小時安心專線: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