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後龍試種藍莓有成 縣長大力推動栽種
藍莓熱量低、營養豐富且具花青素抗氧化物質,屬抗發炎食物,因此被稱爲「超級食物」苗栗縣後龍鎮開始推行栽植。(謝明俊攝)
藍莓熱量低、營養豐富且具花青素抗氧化物質,屬抗發炎食物,因此被稱爲「超級食物」藍莓蛋糕備受民衆歡迎。(謝明俊攝)
苗栗縣長鍾東錦期望繼大湖草莓後,再創「後龍藍莓」的農業品牌。(謝明俊攝)
藍莓被視爲高經濟作物,臺灣每年進口將近3000公噸,在苗栗農改場全力改良繁殖適合臺灣亞熱帶氣候品種,在後龍鎮開始推廣試種,目前已有初步雛形,苗栗縣長鍾東錦期望繼大湖草莓後,再創「後龍藍莓」的農業品牌。農業處研擬相關措施,鼓勵更多青農返鄉投入生產行列,共同打造具有競爭力的藍莓產業。
農業處長陳樹義指出,藍莓熱量低、營養豐富且具花青素抗氧化物質,屬抗發炎食物,因此被稱爲「超級食物」。以往國內市場上的藍莓大多從美國、日 本、秘魯與智利進口爲主,國內鮮少有人種植,每年進口量高達3千噸,可見藍莓非常受到國人喜愛,國內栽植確實有極大發展空間。
陳樹義說明,爲推廣藍莓成爲苗栗地方特色作物,同時打造後龍藍莓品牌,農業處自去年開始即輔導青農投入藍莓作物種植,並積極向農糧署爭取搭設溫網室設施補助,以協助減緩青農初期投入之成本壓力,目前已獲農糧署同意每公頃補助3萬5千元。
農業處表示,爲強化藍莓產業的競爭力,農業處持續協助農友爭取中央及各方資源,並與農糧署、苗栗農改場、水保署等單位聯手跨域合作,提供技術支援並爭取相關計劃。未來,農業處將進一步透過強化品牌與農村的連結,推動藍莓特色農村社區的營造,並結合休閒體驗與青農返鄉創業,創造產業的新動能。
農業處並借鑑大湖草莓成功的經驗,未來將打造「後龍藍莓」的新農業品牌,提升地方產業的辨識度與消費者的信賴度。在考量到產銷問題,縣府也將致力於通路的媒合,透過與企業合作,優化通路與物流資源,發展「今日採收、明日上市」的在地供應優勢,將苗栗打造爲國產藍莓的關鍵產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