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國產藍莓大聯盟成軍 青農攜手打造在地品牌
臺灣藍莓市場需求穩定成長,苗栗青農看準商機,積極投入種植。爲提升產業競爭力,苗栗縣府與農村水保署臺中分署攜手,成立全臺首座藍莓合作社「保證責任苗栗縣永續莓果生產合作社」成立。(呂麗甄攝)
青農陳志偉表示,今年首次種植藍莓,並於去年5月開始種植,共計540棵,約0.1公頃。(呂麗甄攝)
臺灣藍莓市場需求穩定成長,苗栗青農看準商機,積極投入種植。爲提升產業競爭力,苗栗縣府與農村水保署臺中分署攜手,成立全臺首座藍莓合作社「保證責任苗栗縣永續莓果生產合作社」成立。(呂麗甄攝)
臺灣主要種植南高叢、北高叢和兔眼等3種藍莓品種,而苗栗以兔眼品種爲主,產季從4月延續至7月。與進口藍莓相比,國產藍莓具有新鮮度高、成熟度佳且碳足跡更低的優勢,並且風味更好。(呂麗甄攝)
臺灣藍莓市場需求穩定成長,苗栗青農看準商機,積極投入種植。爲提升產業競爭力,苗栗縣府與農村水保署臺中分署攜手,成立全臺首座藍莓合作社「保證責任苗栗縣永續莓果生產合作社」成立。適逢藍莓花期,縣府加入「國產藍莓大聯盟」(MLB),力推「苗栗首發藍莓」上市,即日起開放預購。
國產藍莓大聯盟(Major League Blueberry,簡稱MLB) 是由農村水保署臺中分署推動國產藍莓產業所打造的平臺,促進產業永續發展。透過鼓勵青農成立生產合作社並朝向企業化經營,農村水保署與苗栗縣政府積極合作,致力於提升藍莓產業的推動力與市場競爭力,並透過資源整合與行銷推廣,讓苗栗藍莓成爲臺灣水果市場的新星。
農村水保署臺中分署長陳榮俊表示,苗栗縣政府與農村水保署臺中分署積極推動國產藍莓產業,自2022年起,在臺中、苗栗已輔導26位青農投入種植,總面積近10公頃。爲了提升產業競爭力,已成立「保證責任苗栗縣永續莓果生產合作社」,並加入「國產藍莓大聯盟(MLB)」。他表示,臺灣主要種植南高叢、北高叢和兔眼等3種藍莓品種,而苗栗以兔眼品種爲主,產季從4月延續至7月。與進口藍莓相比,國產藍莓具有新鮮度高、成熟度佳且碳足跡更低的優勢,並且風味更好。
縣府農業處副處長蔡政新表示,苗栗縣的藍莓種植適合在中低海拔地區,主要分佈於泰安鄉、後龍鎮、苗栗市、西湖鄉、公館鄉及卓蘭鎮等地。目前已有11位青農組成合作社,種植面積達3.3公頃,預計每公頃可產出3000顆藍莓,每年每分地的產值可達60萬元。這比傳統作物水稻每公頃年產值僅爲30-40萬元,藍莓具有極大的產值潛力。縣政府也將藍莓產業納入農地綠色給付計劃,爲青農提供轉作獎勳,期望藍莓成爲苗栗海線的新興作物,進一步提升農民收入。
青農陳志偉表示,今年首次種植藍莓,並於去年5月開始種植,共計540棵,約0.1公頃。藍莓對土壤酸鹼度有特殊要求,因此需要進口國外介質。他從事農業已8年,並感受到當地老農長期勞動的困境,於是轉向種植藍莓這一高經濟作物,改善當地農業生態。第一年種植成果良好,計劃擴大種植面積。
縣長鍾東錦表示,縣府積極推動國產藍莓產業,至今已有13位青農種植近4公頃的藍莓。縣府正式加入「國產藍莓大聯盟(MLB)」後,藍莓產業得到更多關注,並將藍莓推向市場。今年「苗栗藍莓首發」活動已於布魯貝莉線上商店開放限量預購,未來將根據鮮果成熟情況開放更多批次預購,邀請民衆搶先品嚐青農精心栽培的優質藍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