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企業宣介政策,膠州開了一場“彙報會”
區市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戰場、主陣地,在青島市構建“10+1”創新型產業體系行動中,需要各區市結合自身特點,找準發力點,乘勢實現產業能級躍升。以此爲方向,2月17日上午,膠州市舉行建設創新型產業體系“鏈主掛帥”推進大會,向企業彙報《上合新區一二三產招商引資揭榜掛帥工作方案》(以下簡稱《工作方案》),解讀上合經貿綜服平臺、上合樞紐港、上合國際資本港等“上合工具箱”,將政府的“想法”與市場的“辦法”打通,加快吸引集聚一批創新能力強、支撐帶動作用大的產業鏈上下游企業。
這是膠州市首份“企業爲主體、鏈主唱主角”的招商方案。根據該方案,膠州市確立智能家電、新能源、綠色食品等22個矩陣式創新產業發展梯隊,按照“誰有本事誰來、誰有能力誰幹”的原則,面向企業公開徵集揭榜者,鼓勵企業主動參與招商活動,發揮企業在產業鏈整合、技術創新和市場開拓中的主導作用。
膠州是全省縣域經濟發展“龍頭”,2024年膠州市地區生產總值爲1728.04億元,累計增長5.9%。而在這場面向企業舉行的彙報會上,膠州沒有多說成績,而是充分表達了自身轉型發展的迫切需要。
會上,膠州市主要負責同志向企業家坦言,“工業家底雄厚”的膠州市,擁有41個工業行業大類中的31個,規上工業企業數量已達到950家,穩居全省同級城市首位。但產業發展長期面臨“有羣山無高峰”的局面,特別是沒有出現營收“百億級”的企業。
此次膠州市建設創新型產業體系“鏈主掛帥”推進大會,就是想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規模優勢、資源優勢、市場優勢、專業優勢,開展以商招商、精準招商,廣泛集聚上下游優質項目,釋放產業集羣效應。
在此方面,膠州已有深入實踐。例如,在智能家電產業領域,海爾集團作爲“鏈主”企業,通過自身高質量發展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共同進步。在與政府相關部門緊密配合下,僅2024年就帶動落地了7個產業鏈項目,吸引投資6.6億元,達產後年產值可達16.9億元。此前,由海爾推動落地的尼得科全球電器產業園已通過竣工驗收,達產後可年產電機1400萬臺、控制器1600萬片,打造國際領先的直流電機研發生產製造基地。
爲激發各類市場主體參與招商引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不違背市場公平競爭的前提下,膠州市發佈了系列激勵機制以及助力“鏈主”企業發展的有用“工具箱”。
如在土地供給方面,遵循“同等條件下優先配備土地”原則,膠州市將優先考慮掛帥企業因增資擴產或搬遷改造提出的土地需求申請;在資金配備方面,在掛帥企業發展需要融資貸款時,優先引導金融機構給予信貸支持,需國有平臺公司投資支持的,優先予以保障;在應用場景方面,在不違背開放範圍、條件和使用規則的前提下,同等條件下優先面向掛帥企業開放……
推進構建創新型產業體系需要有符合各個產業賽道的載體和工具,作爲上合示範區核心區,膠州市已具備上合經貿綜服平臺、“絲路電商”綜合服務基地、上合國際樞紐港、上合組織生態環保創新基地等16個高能級平臺。這些平臺具備國際化、數字化、集聚化優勢,可以幫助企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如上合經貿綜服平臺可以有效破解跨境結算不暢問題,通過減少資金中轉環節,預計能幫企業降低15%-30%的手續費率;上合國際樞紐港獲批陸路啓運港退稅政策試點服務,退稅週期可提前數十天,有效節省企業資金成本;上合組織生態環保創新基地由部、省、市三級共同支持打造,已落地的碳管理(上合)服務中心可爲企業出海提供碳管理方面的技術支持。
在系列機制的激勵下,目前已有包括益海嘉裡、海爾、軟控等在內的59家企業主動承接“橄欖枝”,擔任揭榜掛帥“鏈主”企業。
“我們將持續開放公司供應鏈資源,帶動本地30家以上中小企業融入高端裝備配套體系。通過技術賦能、訂單合作等方式,實現全產業鏈的擴能提質,讓‘膠州製造’成爲世界橡膠工業的閃亮名片。”青島軟控機電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