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學!“秦工業校”公益課堂送課上門 職工直呼“真香”
來源:中工網
中工網訊 “感謝‘秦工業校’職工公益課堂,讓我們在工作之餘也能學到八段錦,強身健體,受益匪淺。”秦皇島市人社局職工李鳳國對“秦工業校”讚不絕口。
“一直想學書法,但苦於沒有時間和機會。現在好了,工會把公益課堂送到了身邊,讓我圓了書法夢。”參加“秦工業校”海港區職工公益課堂軟筆書法課程的職工馬宏激動地說。
八段錦、形體、接待禮儀……“秦工業校”職工公益課堂走進十餘家市直單位和企業;書法、瑜伽、燃脂操、短視頻剪輯等課程在各縣區總工會鋪開。近一段時間以來,秦皇島市許多職工都享受到了“秦工業校”帶來的免費學習機會。大家紛紛表示,這個送到身邊的公益項目讓他們快樂學習、收穫滿滿。
爲推動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秦皇島市總工會創新推出“秦工業校”職工公益課堂,以公益教育賦能職工成長,打造學習型高素質職工隊伍。職工公益課堂培訓對象爲全市實名註冊的工會會員,聚焦職工多元化需求,創新構建“需求導向+資源整合+自我循環”的職工終身學習體系。
“秦工業校”打破了傳統“填鴨式”的培訓模式,建立職工需求動態調研機制,通過問卷調研、課程回訪精準定位職工需求,推出文化藝術、運動健康、非遺手工、生活技能四大類課程,職工可自主“點單”選課,實現“職工需要什麼,課堂就教什麼”。例如,短視頻剪輯、八段錦等課程因貼近職工生活,一經推出申報率達到85%以上。
“秦工業校”首創“申辦+合辦+自辦”三級聯動機制,積極整合政府、工會、企業、社會組織等資源。市總工會攜手市羣衆藝術館等單位提供優質師資,與教育、文旅等部門合作引入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行業專家等社會力量,由基層工會提供場地保障,形成了“工會搭臺、社會唱戲”的良好局面。
在申辦中,市總工會送課程入企事業單位,各級工會根據場地條件、職工意向申報,由市總工會編列教師授課費,選派優質教師爲職工授課;在合辦形式中,各級工會可與教育、文旅、體育等部門合作,同時積極協調各協會和社會組織深度參與;在自辦形式中,各級工會謀劃本級本年度“秦工業校”工作安排,編列專項預算,確保職工公益課堂落地落實。
職工公益課堂以面對面線下小班授課爲主,平均每個班級不低於20人。同時,打通“線上+線下”互動渠道,搭建網上“秦工業校”平臺,對職工評價高、需求廣的課程開設直播、視頻課堂,讓更多職工享受優質教育資源。
“秦工業校”構建“培訓—展示—激勵”體系,每期線下課程結業後,爲學員制發電子結業證書,組織教學成果展示、展演等活動,並推選優秀學員和優秀教師納入職工文藝人才庫,適當給予激勵。同時,學員的學習成果通過工會融媒體平臺進行展示,激發職工參與熱情,書畫課程學員作品在線上展出,短視頻剪輯學員助力企業宣傳,從而形成了“學以致用、以用促學”的良性循環。
在職工公益課堂推進中,市總工會要求,各級工會要充分利用工匠學院、職工之家、職工書屋等工會陣地,積極藉助街道、社區活動中心等貼近職工工作、生活的場所開展培訓活動,以便於職工就近參加學習,讓“秦工業校”推門可見、觸手可得。
市總工會相關負責人介紹,“秦工業校”職工公益課堂已列入秦皇島市政府與市總工會聯席會議議題,將持續加大工作力度,推動其走近更多職工身邊。目前,“秦工業校”第一季已謀劃線下課程近千學時,預計惠及職工5萬人次,將有力推動工匠精神與文化生活深度融合,賦能職工成長,提高職工素質,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河北工人報記者朱潤勝 通訊員朱婉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