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美國關稅,全球其他國家加速“抱團”
特朗普推行保護主義政策之際,全球各國正加速建立新的貿易聯盟,以減輕對美國市場依賴。
美東時間週二,據央視新聞,英國和印度宣佈達成一項擱置多年的貿易協議,當然這只是全球多國推進貿易協定的縮影。
另外,歐盟也正在與印度進行貿易談判,並最近與南美洲的南方共同市場(Mercosur)達成協議。加拿大和亞洲國家也在重拾舊有貿易協定。
由12個國家組成的《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正在考慮接納新成員,包括哥斯達黎加和印度尼西亞。
這一波貿易協議的加速推進,背後有一個清晰的邏輯,即使美國佔全球經濟總量的26%,它的進口份額只有13%。也就是說,全球其他地區仍有足夠的空間和機會互相進行貿易往來。
全球化未終結,反而加速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Alan Wolff表示:"美國正在充當加速劑,促使其他國家降低關稅。"他指出,面對美國市場的不確定性,歐盟、加拿大等正尋求增強與其他夥伴的貿易關係。
面對美國全面關稅,許多國家現在採取兩手策略:一方面努力與特朗普達成協議以撤銷部分關稅,另一方面加強與其他夥伴的貿易合作,來緩解失去美國市場的痛苦。
Sussex大學貿易政策中心研究員Achyuth Anil表示:“有一點是肯定的,各國已經意識到,它們需要在美國之外找到更多的市場以增強韌性。”
據央視新聞,美國的10%普遍關稅以及對汽車、鋼鐵和鋁材等特定行業的關稅措施,導致全球化受到一定衝擊。世界貿易組織(WTO)預計,今年全球商品貿易量將下降0.2%,而去年則增長了2.9%。然而,其他國家的積極貿易舉措顯示,全球化並沒有因此徹底停滯,許多國家仍在通過談判和協議,尋求擴大貿易機會。
歐洲國際政治經濟中心的貿易專家David Henig表示:“現在大家都在談論全球化的重新排序,但這些貿易協議的推進,實際上在推動全球化向前發展。”
特朗普效應:英印貿易談判重獲動力
英國與印度達成的這份貿易協議,是英國2021年脫歐以來最具象徵性的協議之一。協議的亮點之一是印度將大幅削減對英國威士忌、汽車等商品的關稅,預計將在未來幾年推動兩國之間的貿易額增長255億英鎊(約合340億美元)。
英國政府表示,印度已經降低了90%商品的關稅,並且在十年內,大多數商品將實現零關稅。作爲交換,英國也降低了包括鞋類和珠寶在內的印度產品的關稅,併爲印度專業人士(包括廚師和瑜伽教練)入境提供便利。
英國自2022年以來一直試圖與印度達成貿易協議。然而,談判因印度學生獲取英國優惠簽證的範圍以及印度如何處理知識產權等問題而陷入僵局。今年2月,隨着特朗普的關稅計劃逐漸明朗,英國和印度同意重啓談判。據媒體報道,上個月,英國財政大臣Rachel Reeves表示,隨着美國關稅生效,英國正在"加速與世界其他地區的貿易協議"。
諮詢公司Flint Global的貿易專家Sam Lowe表示:"顯然,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成了英國與印度達成協議的催化劑。"
不僅僅是英國,歐盟也在不斷推進與其他國家的貿易協議。去年12月,歐盟與南美四國(巴西、阿根廷、巴拉圭和烏拉圭)達成了初步貿易協議,並在1月與墨西哥達成了更新版協議。此外,歐盟還在加速與印度、阿聯酋、印尼、菲律賓、泰國和馬來西亞等國的貿易談判,進一步多元化全球的貿易和投資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