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川普 我徹底繳械?

「當美國的敵人是危險的,但是做美國的盟友則是致命的」,美國已故國務卿季辛吉如是說。用這句話作川普大獲全勝的關稅戰註解,再也適合不過。

川普的關稅戰火力全開,當個狠人,對盟友照樣痛砍,逼迫大妥協和大讓步。對盟友都如此殘暴,臺灣的命運更是頭上懸劍。在美國順利收伏日本訂下「輸美百分之十五關稅+鉅額投資與採購+全面零關稅開放本地市場」模式的範本後,歐盟與韓國依樣畫葫蘆,臺灣恐怕也走在這條路上。

另外,歐盟並未取得半導體及藥品入列等百分之十五關稅,尚待「二三二條款」調查,且還要購買美國武器;韓國半導體則適用。且鋼鐵鋁銅均依然維持百分之五十,同時還要大采買農產品。

百分之十五關稅算是「盟友基本稅」,數千億與上兆億美元的大投資與大采購是「特別稅」,武器則是「保護稅」,整個配套恰適川普心底的思路。

川普曾多次公開表示,美國過去在安全上庇護盟友,卻被這些盟友在經濟上佔便宜。他直言:「有些朋友比敵人還糟糕」,暗示歐日韓等享受美國安全保護,卻對美國存有鉅額貿易順差的國家,比起中國這樣的競爭對手更讓他惱火。因此,儘管這些盟友在關稅問題上讓步和妥協,由於地緣政治軍事安全,恐怕這些稅也只是第一步。

賴總統說臺灣的百分之廿是「暫時性關稅」,外傳將對美投資四千億美元,換取更低的百分之十五關稅。不妨再回看美國盟友們百分之十五關稅背後的交易經濟結構。日本GDP約四點二八兆美元,對美承諾五五○○億美元;歐盟GDP約十九點四一億美元,對美投資及採購一點三五兆美元;韓國GDP約一點八六兆美元,僅日本的四成三,卻要用比日本略小規模的四五○○億美元投資美國。

臺灣GDP約爲八○三○億美元,爲日本的一成八、韓國的四成三。若外傳將對美投資四千億美元爲真,賴政府比日韓更大器、更舔跪,真爲「臺灣No.1」世界第一!四千億美元等同中央政府年度總預算的四點二倍、全年GDP的五成、外匯存底的七成,再加上此前五八○○億美債持倉,近兆的美元投資資產已是抄家滅底。可這場天價豪賭背後,藏着更嚇人的真相;當「護國神山」已到美國投資,臺灣「像被檸檬榨乾」一般,還能剩下什麼?

目前臺灣外匯存底總共五六七七億美元,其中約八成已是美債。如果再追加四千億對美投資,相當於把民間企業幾十年辛苦賺來的貿易順差,連本帶利全回送進美國口袋!從金融安全上看,如果豪闊出手四千億美元,臺灣外匯存底就只剩一六○○餘億美元,遠低於國際公認的三千億美元安全線;這意味着一旦遇到經濟波動,臺灣連穩定匯率的本錢都沒有,爲匯率及債務等金融危機埋下引線。

盲盒未完全公開的背景,還有最脆弱的農產品及中小企業,一旦全面零關稅開放市場,對臺灣是災難的開始。還有,新臺幣對美元至今仍升值百分之十,即使加上百分之十五實質關稅,加總還是百分之廿五;若維持百分之廿關稅、加上升值的百分之十,關稅回到百分之卅,比「解放日」宣佈的百分之卅二,又高明瞭多少?面對川普關稅戰,臺灣是徹底繳械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