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災區屍臭瀰漫 居民徒手搶命
中國救援隊和公羊救援隊合作在緬甸一處公寓成功救出一名倖存者。(新華社)
緬甸芮氏規模8.2強震的搜救黃金72小時已過,救援人員在頻繁餘震中搜尋倖存者,並表示空氣已瀰漫屍臭,在缺乏設備與國際支援的情況下,搜救工作變得愈來愈緊迫。截至當地時間3月31日12時,緬甸全國因28日強烈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數達到2056人,另有3900人受傷。
這場地震摧毀了緬甸第二大城瓦城(Mandalay)及其周邊地區的大量建築。因爲搜救黃金72小時已過,死亡人數預計還會大幅上升。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模型預測,這場地震的死亡人數可能超過一萬人,經濟損失可能超過該國的國民生產毛額。
最先投入救援行動的是當地志願者,他們只能赤手挖掘,在高溫下搜尋倖存者。瓦城的救援人員表示,數以千計的居民被迫露宿街頭,嚴重缺乏食物、飲水及基本生活必需品,在阿馬拉布拉(Amarapura)地區,空氣中已經瀰漫着屍體腐敗的惡臭。由於通訊與交通受阻,加上全城斷電使通訊和救援協調工作更加困難,救援人員在缺乏專業防護裝備及重型機械的情況下,持續努力等待外界支援。
隨着災情逐漸明朗,緬甸軍政府罕見地向國際社會求助,來自泰國、中國、印度、俄羅斯和聯合國的救援隊趕往災區支援,但由於基礎設施嚴重受損與通訊不穩,救援隊難以抵達災區。與此同時,國際私人援助組織、宗教慈善機構以及專業救援隊也在積極籌備行動。
世界糧食計劃署緬甸負責人鄧福德(Michael Dunford)表示,根據組織初步評估,聯合國的救援行動至少需要每月1500萬至2000萬美元,且要持續到6月底。然而,由於美國、英國等主要捐助國刪減外援預算,聯合國先前爲緬甸的人道援助所發起的募捐活動,籌得的資金甚至不及目標的5%。鄧福德還說,相較於迦薩、烏克蘭和蘇丹的局勢,國際社會某種程度上遺忘了緬甸的危機,呼籲國際社會立即伸出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