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41℃高溫瀰漫腐屍味 WHO宣佈「最高緊急事件」急募2億

緬甸8.2強震奪走逾1700人命,當地民衆在攝氏41度高溫下徒手救援,空氣中瀰漫遺體腐敗的氣味,世界衛生組織(WHO)將緬甸強震列爲「最高緊急事件」。圖爲30日救難人員在瓦城瓦礫堆中尋找生還者。(美聯社)

緬甸規模8.2強震已釀成當地超過1700人喪命、逾3400人受傷,當地氣溫高達攝氏41度,但官方救援緩慢,居民只能徒手在瓦礫堆中尋找親友,空氣中瀰漫遺體腐敗的氣味。由於傷亡嚴重,醫療量能不足,世界衛生組織(WHO)昨(30)日將緬甸強震列爲「最高緊急事件」,希望在30天內募集800萬美元(約新臺幣2.65億元)。

綜合法國《世界報》(Le Monde)、印度斯坦時報(Hindustan Times)等報導,世界衛生組織昨日發佈應對緬甸地震災情的4頁報告,宣佈將此次緬甸震災列爲「第3級別緊急事件」(Grade 3 emergency),代表世衛因應災情將啓動緊急應變框架(Emergency Response Framework)中的「最高等級」應變計劃。

世衛表示,接下來30天須籌集800萬美元,用於治療傷患創傷、預防疾病爆發、及恢復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等層面。

世衛在報告中指出,初步評估顯示,緬甸有大量傷亡及嚴重外傷的患者,迫切需要緊急照護,當地電力、供水中斷,導致民衆獲得衛生服務的管道惡化,爆發水源及食源性疾病的風險增加。報告也指出,受限於手術量能及預防、管控感染的措施不足,包括骨折、開放性傷口、擠壓症候羣(crush syndrome)等外傷傷口,面臨高風險感染及併發症風險。

世衛強調,若沒有立即供應資金,將會有人喪命,脆弱的衛生系統也會崩潰。

另據美聯社報導,30日罹難者遺體腐敗的味道瀰漫緬甸第2大城瓦城(Mandalay)街頭,搜尋生還者的行動仍主要由當地民衆自行進行,民衆在攝氏41度高溫下用鏟子及雙手撥開瓦礫堆,偶爾纔看到挖土機進行開挖。

緬甸天主教救濟會(Catholic Relief Services, CRS)駐仰光負責人布萊格(Cara Bragg)表示:「主要仍是地方誌願者(進行救援工作),那些只是想找到親人的當地人。」

布萊格說,瓦城醫院難以因應大量傷患,不只醫療用品短缺,當地也難以找到食物及乾淨水源。

值得注意的是,緬甸首都奈比多(Naypyidaw)的官方救援行動優先援助政府辦公室及職員住家,居民及民間團體只能徒手在瓦礫堆中找尋親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