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強震已2886死 中國紅十字會車隊遭軍政府鳴槍警告
緬甸第2大城瓦城有許多建築因強震倒塌,中國紅十字會國際救援隊隊員週一(3/31)在當地救援。(新華社)
緬甸3月28日發生芮氏規模8.2強震,國營媒體週三(2日)報導,境內死亡人數已增至2886人,373人仍下落不明,傷者4639人。緬甸自2021年政變後內戰不斷,政府基本服務機能低落,大規模災情讓軍政府罕見求助國際,然而軍政府對於外援多所提防,即使是來自相對友好的中國救援隊伍,竟也遭軍方鳴槍警告。救援組織疾呼軍政府改善救援管道,讓災民獲得救助。
路透社報導,緬甸軍政府發言人紹敏通(Zaw Min Tun)週三說明,中國紅十字會救援車隊週二晚間進入衝突區域卻未通知當局,包括當地車輛在內的紅會車隊沒有停車,軍政府維安隊伍於是向車隊鳴槍警告3次。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表示,救援隊伍與物資均安,中方呼籲緬甸各方確保救援人員的安全,「供救災使用的交通路線保持暢通無阻是必要的」。中、緬雙方均未提及鳴槍示警地點,香港「東網」稱此事發生在曼德勒。
國際危機組織(International Crisis Group)表示,本次受災嚴重的實皆省(Sagaing)鄉間地帶,大多由與軍政府對峙的武裝抵抗團體控制,在政權統治箝制、地方政府結構複雜、武裝抵抗組織掌控、衝突持續不斷的多重負面煙素影響之下,成了救援組織最難到達的地帶之一。即使在強震發生之前,軍政府封鎖了當地的網際網路與行動通話網路,要收集資訊已很困難。
一名進入實皆省的男子向路透社透露:「鎮上處處可見士兵,他們來這裡是爲了維安,而非救援。每一輛車都要盤查。」
總部位於美國紐約的「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敦促緬甸軍政府允許人道援助在不受管控的情況下進入緬甸,並取消對於救援機構的設限,捐款者應可選擇獨立團體而非僅可經由軍政府伸援。人權觀察亞洲區副主任劉智心(Bryony Lau)表示,緬甸軍政府不能信任,也無法因應如此規模的災難,相關國家的政府與國際機構應向軍政府施壓,讓救援組織立即接觸任何地方的災民。
民兵指控均政府在強震發生後仍實施空襲。緬甸境內已有大型對抗軍政府的組織宣佈單方面停火,以協助救災。聯合國表示,緬甸6大災區災民超過2800萬人,聯合國已撥款緊急資金1200萬美元提供飲食、住所、衛生設施、心理健康支持與其他服務。聯合國專案事務廳(UNOPS)表示,通訊與道路中斷阻礙救援工作,尤其實皆省。澳洲宣佈向緬甸提供410萬美元救援,但會經由「嚴格審查的國際與在地合作伙伴」行事。
靠近震央的曼德勒省省會瓦城(Mandalay)一名婦女表示,當局先前正爲4月潑水節搭建舞臺,如今許多人無家可歸,倒塌建物底下有許多遺體。軍方則以缺水停電、沒有飯店可供住宿爲由,拒絕外國記者入境報導震災的申請。
鄰國泰國因強震罹難人數週三增至22人,其中15人死於首都曼谷尚未完工的審計部大樓倒塌,現場仍有72人失蹤待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