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強震「5萬家戶受影響」中華民國紅十字會捐5萬美金援助
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IFRC)在臺灣時間3月29日下午5時30分召開線上夥伴會議,討論緬甸強震後的救災進展與國際援助行動。(摘自中華民國紅十字會官網/蔡佩珈臺北傳真)
緬甸日前發生芮氏規模8.2強震,緬甸紅十字會評估,有5萬戶家戶受影響,並計劃援助1萬至2萬戶家庭,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IFRC)發起全球聯盟緊急呼籲,盼募資1500萬瑞士法郎(CHF)以援助至少1萬戶家庭,以30%應急援助、70%復原重建爲原則,確保長期支持受災民衆,而中華民國紅十字會將捐助5萬美金支持IFRC及緬甸紅會的緊急救援與賑濟行動,也會盡全力參與後續的復原重建。
中華民國紅十字會表示,緬甸當地時間3月28日發生強震,隨後發生餘震,影響範圍遍及Naypyidaw、Sagaing Region、Mandalay Region、Magway Region、Northeastern Shan State 及Bago Region等地,在Sagaing 地區有130萬人流離失所,目前估計至少177人罹難、732人受傷,另有大量失蹤者,實際傷亡人數恐更高。根據媒體報導,死亡人數可能接近1000人,受傷人數也將超過2000人。
中華民國紅十字會表示,多處醫院、道路、機場及當地紅十字會設施受損,加上水源與衛生設施毀壞,醫療資源嚴重不足,面臨傳染病風險。目前緬甸政府已宣佈6個重災區進入緊急狀態,並請求國際援助。
中華民國紅十字會指出,緬甸即將進入高溫季節,對災民與救援行動將構成嚴峻挑戰,緬甸紅十字會評估,有5萬戶家戶受影響,並計劃援助1萬至2萬戶家庭。
中華民國紅十字會表示,IFRC已發起全球聯盟緊急呼籲募資1500萬瑞士法郎,在Sagaing Region、Mandalay Region、Napyidaw Region、Northeastern Shan State 及Bago Region等地援助至少1萬戶家庭,主要行動包括醫療救援、緊急避難、基本生活用品、清潔飲水與能源及長期復原。
中華民國紅十字會表示,本會將先捐助5萬美金支持IFRC及緬甸紅會的緊急救援與賑濟行動,並盡全力參與後續的復原重建。IFRC與紅十字國際委員會(ICRC)將持續與緬甸紅十字會及各國合作伙伴緊密聯繫,確保援助能夠迅速且有效地送達災區,呼籲全球社會共同關注緬甸震災,攜手幫助當地民衆度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