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打針也能抗流感!醫師來解讀「鼻噴式流感疫苗」 保護力多高、適用族羣有哪些?
▲臺大醫院小兒部感染科呂俊毅醫師指出,疫情後許多病毒的流行模式皆變得不再典型。(圖/醫師提供)
記者萬玟伶/綜合報導
隨着新學期開始,校園人潮聚集,流感威脅再度升溫。不同於以往僅在冬季盛行的印象,近年來流感已逐漸呈現「全年化」趨勢,即使夏季也可能出現感染潮,讓家長們對孩子的健康更加憂心。今年起,除了傳統的針劑疫苗,臺灣首次引進了「鼻噴式流感疫苗」,爲怕打針的族羣提供全新、無痛的防護選擇。
臺大醫院小兒部感染科呂俊毅醫師指出,疫情後許多病毒的流行模式皆變得不再典型。「過去流感大多集中在冬季,但如今全年都有病例,甚至出現非典型高峰,像是夏季。」開學後的羣聚生活,更容易讓病毒在校園內快速傳播,進一步帶回家裡,對家中長輩或嬰幼兒都可能造成威脅。他提醒,兒童與青少年不僅是校園的高風險族羣,更是傳染鏈中的重要環節,因此加強防護格外重要。
「與傳統針劑疫苗相比,鼻噴式流感疫苗模擬病毒經由呼吸道入侵的途徑,以更貼近自然感染的方式,激發身體對抗流感病毒的『三重免疫反應』。」呂俊毅醫師解釋,傳統注射疫苗主要刺激血液中的IgG抗體,而鼻噴式疫苗則能同時誘發鼻腔黏膜的IgA、血液中的IgG與細胞免疫反應,達到更完整的保護。不僅能在黏膜層形成第一道防線,阻斷病毒入侵,也能啓動T細胞、吞噬細胞等免疫機制,提升整體保護效益。
呂俊毅醫師指出,根據臨牀研究顯示,鼻噴式疫苗的保護力約有5至8成,在部分研究中表現優於傳統針劑型流感疫苗約20%~50%,其防護效果也有可能持續超過6個月,更符合當前流感全年化的需求。對於害怕打針的孩子來說,鼻噴式劑型無痛且方便,更能有助於提高疫苗覆蓋率,減少羣聚感染的風險。
鼻噴式流感疫苗預計於今年10月中旬開放施打,適用對象爲2~17歲兒童及青少年,經醫師評估後可自費接種。對於家長最關心的疑問,呂俊毅醫師也逐一解答:
打完噴嚏會不會影響效力?
「不需擔心。疫苗噴入鼻腔後,病毒已接觸到黏膜並開始作用,即使打噴嚏,也不會完全排出,因此無需重複接種。」
鼻塞或感冒時能接種嗎?「若僅是輕微感冒或流鼻水,仍可接種。但若症狀中重度,應待康復後再施打,以確保效果。」
此外,如果對疫苗任何成分曾有嚴重過敏反應,或目前爲免疫功能嚴重缺損者、急性或慢性白血病、淋巴瘤、有症狀的HIV感染、細胞免疫缺陷、正在使用高劑量皮質類固醇、或有雷氏症候羣與同時使用阿斯匹靈(aspirin)或水楊酸類藥物,以及免疫抑制療法等具有臨牀免疫缺陷的兒童和青少年,也皆不建議接種。呂俊毅醫師提醒,「此疫苗屬減毒活性病毒,雖安全性佳,但對免疫不全族羣仍有風險。」
除了臨牀上的防護效果,鼻噴式疫苗更具公共衛生層面的意義。呂俊毅醫師指出,國外早已行之有年,經驗顯示確實能提升兒少族羣的接種率。由於無痛、便利的特性,不僅能幫助家長減少孩子抗拒接種的壓力,也有助於提升校園及社區的羣體免疫力。
「流感並不是單純的『小感冒』。」呂俊毅醫師嚴正提醒,兒童罹患流感後,不僅可能引發肺炎、呼吸衰竭,甚至腦炎等重症,部分案例更發生於原本健康、無高風險因子的孩童,令人遺憾。透過疫苗預防,仍是最有效的手段。
鼻噴式疫苗的引進,也象徵臺灣流感防護進入新的里程碑。對怕打針的孩童來說,這是一個更貼近需求的選項,也讓更多家庭能放心迎接新學期的到來。醫界呼籲,照顧孩子課業之餘,更應重視他們的健康,把握今年新增的疫苗選擇,爲孩子和全家人打造更全面的防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