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荒持續 日本人到韓國買米 超市日文廣告攬客

日本米價直直漲,米荒危機持續。(資料照 /美聯社)

面對日本米價不斷升高,日媒《Daily新潮》報導,許多趁着黃金週連假出國旅遊的日本人,在南韓買米帶回日本。部分南韓的超市甚至貼出日文的白米宣傳廣告,招攬日本消費者。

今年3月在日本國內銷往零售店的新米價格,比去年上漲1.8倍以上,針對外食業者的米價也上漲了1.7倍。根據日本總務省數據,今年3月全國消費者物價指數中,米類價格較去年同期上漲約92%,是自1971年以來有可比較數據以來最大漲幅,如此漲勢令人震驚。

官方雖從3月起開始釋出約21萬噸儲備米,但截至4月中旬的4周內,實際交付給批發業者的數量僅約2萬噸,米愈來愈貴,庶民的日子愈來愈難過。

一位在南韓採訪糧食供應狀況的記者透露:「在南韓第二大城市釜山的農協超市裡,有一款名爲『幸福的陽光』的白米,產自慶尚南道西北部農村,20公斤約售6000日圓(約新臺幣1273元),10公斤促銷時只需約2900日圓(約新臺幣615元)。」這名記者指出,當地單一品種的越光米也很受歡迎,4公斤售價約2300日圓(約新臺幣488元)。大致來說,價格約是日本的一半,有些甚至僅爲日本價格的3分之1到4分之1。超市還貼出以日語寫的「推薦商品・越光米」等廣告,明顯看出他們對日本顧客的積極銷售態度。

日本農林水產省表示,從海外帶米供個人使用時,必須繳稅;但如果過去1年進口量少於100公斤,則可透過申報免稅。

由於日本米價飆升,從今年3月起東京的韓國食品進口銷售公司「韓國農協國際」也開始向日本輸入韓國米。南韓媒體也開始關注日本人在南韓大量購米的「米荒」現象,報導稱「將韓國產稻米出口到日本販售是非常罕見的情況」,南韓電視臺還採訪購買韓國米的日本女性消費者。

由於這股米荒是日本國內結構性農業問題與日本人的消費行爲所引發,南韓媒體也開始重新關注自身的糧食安全議題。

另有一說指出,日本的米荒其實是國內搶購戰所致。有農業協同組合(農業合作社)人士表示,來自東京高級餐廳的採購人員,頻繁造訪著名產米地區,以賣方提出的高價掃貨,把好米一掃而空。這些米多用於供應給訪日的外國觀光客享用的高級壽司或日式定食。實際上,供應給外國觀光客的稻米量正持續急遽增加。這名農協人士說:「爲了守護消費者的日常生活,不僅是韓國,我們還必須認真考慮從臺灣、中國等鄰近國家進口稻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