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在臺強化防詐策略 遊戲《真的假的?》讓識詐變得有趣
面對詐騙手法持續翻新,Meta宣佈在臺灣全面升級防詐行動,一方面透過調整Facebook與Instagram的「品牌權利保護工具」,協助企業更快速檢舉可疑廣告與假冒內容,另一方面則攜手政府與民間單位推出互動遊戲《真的假的?》,透過遊戲化方式提升全民識詐力,打造更堅固的數位安全防線。
品牌保護更主動,工具功能再升級
此次更新後,Meta平臺上的所有註冊企業帳號,都能透過「Meta企業管理平臺」中的「品牌權利保護」頁籤,搜尋、檢舉涉及冒用品牌身份的詐騙廣告,或是侵權貼文與假冒帳號。值得注意的是,即便該內容未直接侵犯智慧財產權,品牌也能以「其他」侵權類型進行投訴,讓可疑內容無所遁形。
檢舉流程也同步最佳化,「要求」分頁更名爲「草稿」分頁,並且依照不同違規類型 (如著作權侵權、商標侵權、仿冒品)分類,方便管理與追蹤。品牌還能透過投訴編號、關鍵字、商標名稱或投訴者等條件快速搜尋,大幅提高作業效率,降低詐騙廣告對品牌與消費者的潛在威脅。
全民識詐升級,《真的假的?》正式登場
除了企業端防護,Meta也將防詐教育向全民推廣,先前宣佈與數位發展部數位產業署、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MyGoPen、臺北市電腦公會及臺灣數位安全發展協會合作,推出互動教育遊戲《真的假的?》。
遊戲結合線上平臺與實體巡迴活動,內容涵蓋網購詐騙、假冒身份、釣魚簡訊、投資陷阱等常見手法,玩家將透過模擬對話、留言與廣告場景,學習辨識詐騙關鍵字與話術,可在輕鬆互動中累積防詐判斷力。
Meta表示,品牌保護工具與全民識詐教育的雙管齊下,是其在臺防詐策略的重要進化,期望透過政府、企業與公民社會的合作,共同阻斷詐騙在數位生態系的蔓延,爲用戶打造更安全、可信賴的網路環境。
《原文刊登於合作媒體mashdigi,聯合新聞網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