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與X簽署歐盟委員會仇恨言論行爲準則,背後有何深意?
包括X(推特)和Meta(臉書)在內的在線平臺公司已經簽署了(相關協議)一項旨在打擊網絡仇恨言論的新行爲準則,歐盟委員會現已將其融入、納入(其中)《數字服務法案》……
《數字服務法案》於2022年7月通過,旨在創建“一個用戶基本權利得到保護的更安全的數字空間,併爲企業建立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
第45條提供了一種制定行爲準則的機制,其中之一是在保護言論自由的同時處理網絡仇恨言論。一份修訂後的“打擊網絡非法仇恨言論行爲準則”現已被納入《數字服務法案》(DSA)框架,該框架鼓勵自願性的行爲準則來應對網絡風險。
歐盟委員會表示,新準則建立在現有的2016年《打擊網絡非法仇恨言論行爲準則》的基礎之上,這些視頻流媒體平臺Dailymotion、Facebook、Instagram、Jeuxvideo.com、LinkedIn、微軟旗下的消費者服務、Snapchat、樂天Viber、TikTok、Twitch、X(推特)和YouTube已簽署該準則。
觀察人士可能會對Meta平臺以及埃隆·馬斯克旗下的X(推特)簽署該準則感到驚訝。後者目前正在接受《數字服務法》(DSA)的調查,該調查針對的是其算法近期的變更,相關程序於2023年12月(即該法律生效後不久)啓動。
去年5月,歐盟委員會啓動了正式程序,以評估Facebook和Instagram的提供商Meta在與保護未成年人相關的領域是否可能違反了《數字服務法案》(DSA),並且也對該平臺的虛假信息進行了調查。這家社交媒體巨頭還裁撤了美國地區的事實覈查人員。
然而,這項新準則似乎仍在制定之中。委員會表示,它將監測和評估《行爲準則升級版》目標的達成情況及其建議,並推動對該準則進行定期審查和調整。
其在一份聲明中稱:“這一流程將成爲持續監督平臺遵守現有規則情況的一部分。”
新準則提議建立一個由非營利性或公共部門的、具備處理非法仇恨言論專業知識的‘監測報告員’組成的網絡,他們能夠定期評估簽署方遵守仇恨言論規則的情況,同時,可能還包括所謂的‘可信舉報者’,用來提醒公司注意存在問題的內容。參與者必須承諾在24小時內審查至少三分之二從監測報告員那裡收到的仇恨言論通知,或者盡力去做這件事。
簽署方還承諾參與“與專家和民間社會組織進行的結構化多利益相關方合作,這些專家和組織能夠標記他們所觀察到的仇恨言論的趨勢和發展,有助於防止仇恨言論浪潮的爆發式傳播”。
在一名法官拒絕駁回這位億萬富翁的訴訟後,X公司(推特公司)和美國媒體事務組織(Media Matters for America)將於今年接受審判。該案件基於2023年11月報道的一項研究,該研究記錄了IBM、蘋果、甲骨文和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等公司在X(推特)上的廣告與宣揚仇恨言論的帖子同時出現的情況。X(推特)表示,這個非營利性活動組織的研究只跟蹤主要品牌和種族主義噴子,目的是爲了自身目的而操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