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SH創辦人暨董事總經理林宇輝 扮全球電子業創投推手

MESH創辦人暨董事總經理林宇輝(右)與MESH創辦人暨董事總經理喬國筌(左)出席。圖/王德爲

創投圈瞬息萬變,能夠在同一條道路上堅持十年,是少見也難得的堅持。由廣達董事長林百里次子林宇輝創辦的聚達創投(MESH),自2015年成立以來始終聚焦於電子產業創新,主動扮演連結全球深科技新創與臺灣電子供應鏈的橋樑,願景與策略十年如一日,如今更發展成一個橫跨供應鏈、新創與投資人共贏的完整生態系。

林宇輝爲MESH創辦人暨董事總經理,擁有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經濟學學士學位,具備超過十年的投資經驗,深諳亞洲製造體系與家族辦公室投資策略。

自創立MESH以來,林宇輝深入產業第一線,與臺灣製造夥伴建立穩固合作關係,也積極聯繫亞洲金融機構與投資人,爲MESH投資佈局與區域拓展打下堅實基礎;同時,他的實務經驗與產業人脈,不僅爲所投企業挹注資源,更協助新創跨越供應鏈與財務挑戰,加速技術落地,實現早期的價值創造。

「我們的初衷從成立的第一天就沒有改變過,一直在做同一件事。」林宇輝於今年MESH十週年論壇上指出,創辦之初正值軟體App與電商風潮席捲創投市場,但他始終認爲,臺灣電子業在全球供應鏈中具有無可取代的優勢,因此,MESH從創立以來便專注於將全球最具潛力的科技新創帶回臺灣,與供應鏈深度結合。

十年來,MESH的投資策略歷經數次進化。2016年啓動首檔約1,300萬美元基金,專注於物聯網早期投資;2019年進入汽車電子與智慧交通領域,拓展至A輪;2021年,第三檔基金規模翻倍,將投資階段延伸至B輪,聚焦AI相關晶片與軟體。如今,MESH每年可投入資金規模達5,000萬至1億美元,橫跨種子輪至C輪,並以SPV靈活因應個別案源,打造具有彈性的投資架構。

不僅如此,MESH也建立了緊扣產業脈動的主題投資策略,接下來將鎖定四大具潛力的深科技領域,包括資料中心、太空、空間運算與機器人,這些領域共同面臨運算與電源效率瓶頸,恰好是臺灣電子產業所擅長的關鍵技術。

同時,MESH根據不同資本規模與參與需求,爲家族辦公室與企業創投量身打造三大投資解方,包括爲家族辦公室量身打造的邀請制投資平臺MESH Syndicates、專爲企業創投設計的MESH Thematic Funds,以及爲科技投資者獨家打造,可即時掌握產業動向、市場分析等的知識中樞MATRIX。透過這些機制,投資人可深度掌握產業趨勢,佈局具潛力的新創項目。

林宇輝指出,目前已打造出新創企業、臺灣供應鏈、投資人與MESH自身的共贏生態系。對於新創企業來說,MESH可提供對接臺灣供應鏈、人才、資金協助等服務;而對供應鏈而言,可提供讓他們拓展新技術的市場,還有提高對新創的掌握度。至於投資人,則能爲他們挑選最優質的投資機會,並提供完整的分析報告和投後管理。

回顧這十年,林宇輝強調,MESH從成立第一天到現在初衷不變,即是讓全球具潛力的電子產業新秀,得以遇見並找到正確的供應鏈夥伴,爲這些新創企業創造發展優勢與成長動能。未來將持續升級和深化科技投資解方,加強對投資人對科技創新的參與及連結,與新創團隊、電子供應鏈及投資夥伴共創全球電子產業的下一個黃金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