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是最珍貴的力量
來源:滾動播報
(來源:工人日報)
近日,由國家體育總局青少司和中國足協指導、中國足球發展基金會和阿迪達斯公司共同主辦的中西部地區女足發展國際項目——“雛鳳計劃”訓練營在北京昌平開營。
《工人日報》記者在活動現場瞭解到,該公益項目於2024年設立,以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水平足球后備人才爲目標,重點發掘和培養中西部地區女足精英人才。本次訓練營的國內選拔階段,共有來自中西部地區24家輸送單位的74名小球員參加,將通過訓練營角逐22個赴海外集訓的名額。
突出優中選優
作爲世界足壇傳統強國之一,德國擁有深厚的足球文化,其女足國家隊長期保持在世界一流陣營,在女足青少年人才培養方面擁有豐富經驗。2024年,“雛鳳計劃”選拔出22名西部地區U15女足隊員和5名基層教練前往德國進行集訓,收穫了寶貴的經驗。
據記者瞭解,今年“雛鳳計劃”將繼續立足中西部女足精英培養,嚴格選拔流程和選拔標準,突出優中選優。據阿迪達斯代表沈凱介紹,此次在國內選拔階段,74名參訓小球員來自中西部地區12個省、自治區的24家輸送單位,將通過訓練營角逐赴德國拜仁慕尼黑俱樂部集訓的機會。
“本次參訓球員超過一半入選了中國足協2010/2011年齡段精英球員庫,並參加過由中國足協組織的精英訓練營;8個西部體教融合足球青訓體系建設試點地區也推薦了市級精英梯隊中的佼佼者,讓我們有優中選優的條件。”沈凱表示。
爲實現選拔過程的公平公正,此次專家組將通過開展球員運動能力表現、場上決策、心理、團隊配合等10餘項測試,綜合不同指標的權重後打分,按照最後得分排名選出赴海外集訓的隊員。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訓練營還將使用數據採集設備現場記錄球員實時數據,結合數據、視頻分析評估球員的表現和潛力並建立個人數據檔案。
此外,訓練營期間,來自中西部地區女足青訓中心、足協、西部試點地方體育行政部門和部分足球特色學校的16名基層教練,也將參與培訓和選拔,最終選出8名具有培養潛力的基層教練赴海外參加培訓。
“成就始於夢想”
本次選拔技術專家組由中國足協推薦的亞足聯A級教練員講師、前澳大利亞女足國家隊助教伊萬・喬利奇,前女足國腳範運傑、王麗萍等5人組成,伊萬擔任專家組組長。
範運傑去年就作爲中方技術總監參與了“雛鳳計劃”,她表示,通過在德國帶隊訓練比賽,發現參訓的中國姑娘們韌勁兒足、技術有提升,當時還贏過拜仁女足俱樂部的U15球隊。範運傑希望類似的女足海外青訓項目能夠更多一些,“在海外難得的對戰經歷、先進的青訓理念,會對孩子們的足球發展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在開營儀式上,中國女足現役球員張琳豔的出現,讓這些來自中西部地區的小隊員們感受到了偶像的力量。張琳豔來自四川,她用自己的成長經歷對現場的小隊員們勉勵道:“我從西部走出來,一步步走到國家隊並且有機會在國外踢球。你們的15歲也可以像我一樣,成爲足球夢想開始的地方。夢想是最珍貴的力量,只要自己不放棄,足球一定會回饋你意想不到的東西。”
2024年“雛鳳計劃”隊長、來自四川資中體校的王晨西再次參加了“雛鳳計劃”訓練營。她告訴記者,“雛鳳計劃”刷新了她對足球技戰術的理解。如今的王晨西,已經作爲主力隊員代表四川參加了全運會U16女子組的比賽,多次爲球隊攻入制勝球,進步明顯。
來自貴州遵義的何思敏在訓練中刻苦投入,受到教練的稱讚。她對記者表示,今年上半年在白俄羅斯參加歐足聯發展杯邀請賽讓她獲益匪淺,“我很期待這次能夠被‘雛鳳計劃’選上,通過在海外的學習集訓,讓自己的水平再上一個臺階”。
青訓任重道遠
作爲世界女子足壇的一支勁旅,中國女足曾在國際賽場上多次贏得榮譽。但近年來受到各種因素尤其是青訓人才薄弱等短板影響,中國女足的整體成績不斷下滑。相關統計數據顯示,現階段全國U14-U18階段的女足青訓球員約3000人,而日本這一數字爲兩萬人左右。
範運傑認爲,對於女足青訓,國家層面的持續關注與支持必不可少,但引入社會力量參與也越來越重要。“要想搞好青訓,引入國際資源和技術支持必不可少。像去年在德國訓練期間,高水平的外教指導、高質量的比賽、高密度的實戰演練和賽事觀摩,讓小隊員們快速成長,在技戰術能力、意志品質和集體主義等方面都收穫頗豐。我們希望這樣的機會更多一些,更好助力中國女足人才培養。”
在張琳豔看來,“雛鳳計劃”不能變成“今天熱搜,明天涼涼”的情況,女足青訓人才的培養關鍵在於久久爲功。“孩子們從海外訓練回國後,國內的對接訓練、心理支持、學業安排都要跟上,把海外的見聞和經驗傳遞給更多踢球的孩子。只有把‘我學會了’變成‘我們都會了’,一個項目纔算真正在生長。”
經過近幾年的摸索和實踐,中國女足青訓正處於一個體系構建不斷完善,更加註重科學方法和國際合作的發展階段。對此,中國足球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馬拴友表示,將中西部地區優秀的女足苗子送往足球發達國家訓練比賽,是用好國內和國際兩種資源積極創新。“我們將持續改進項目設計、強化集訓效果,以公益理念打造可持續發展的足球人才培養體制機制,力爭將一隻只女足‘金鳳凰’不斷輸送到更高水平的舞臺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