艋舺公園改建動工4個月 街友迴流、亂象重演
艋舺公園環境髒亂。(臺北市議員陳怡君研究室提供)
臺北市政府斥資2億元改建萬華區艋舺公園,盼打造成形同「東京表參道」的觀光景點,預計2026年8月完工。臺北市議員徐立信、陳怡君指,當地都盼工程能減少街友停駐,但近日又有人開始發放愛心餐導致街友迴流,公園周邊瀰漫尿騷味、街友當衆排泄的亂象又重演,嚴重影響市容及觀光意願。社會局22日表示,將統一由社會局安排發放物資,也將持續加強安置及清潔。
北市府耗費2億621萬6770元改建艋舺公園,於今年6月開工,預計明年8月完工,工程設計重點爲優化動線與視覺,拆除部分迴廊以串聯龍山寺與三水街,並更新屋頂、照明、公廁,旨在打造結合歷史文化與現代機能的多元休憩空間,並活絡周邊觀光與商圈。
街友當衆排泄。(臺北市議員陳怡君研究室提供)
配合艋舺公園改建,社會局於去年底就先至艋舺公園做無家者改建安置意願調查,並盤點安置資源,包括中途之家、社區租屋、民間團體牀位等,社會局表示,目前入住社會局臨時夜宿空間爲24人、租屋9人、入住中途之家6人、返回戶籍地安置2人、返家2人、自尋住所8人,前往他區露宿1人;另仍在艋舺公園周圍7人,密切追蹤輔導中。
但陳怡君指出,於上週晚間約10點走訪艋舺公園周邊時,發現正在改建的艋舺公園施工圍籬就已經有8至9位街友鋪上紙箱席地而睡,而艋舺公園旁邊的騎樓地上也有6至7位街友睡在地上。
徐立信也指,工程初期街友停駐狀況確實有減少,豈料工程開始後4個月又有迴流的跡象,近日頻繁接到市民及觀光客陳情,從龍山寺一走到公園周圍,尿騷味撲鼻而來,尤其是大量街友佔據的廣州街騎樓,隨地便溺的亂象幾乎每天都可見。民衆表示,上班地點在龍山寺捷運站附近,出捷運站後時常會看到街友在水構蓋上直接小便,觀感相當不佳。
此外,徐立信說,近日裡民、里長都反映,又有單位開始發放愛心餐,直疑此舉是導致街友迴流的主因,且有些街友可能拿了便當,吃了幾口就隨地亂丟,孳生老鼠、蟑螂,讓環境更髒亂。
富民裡裡幹事鞠柏章表示,在公園改建後,愛心團體發放便當的行爲經過勸說已大幅減少,但仍可能會有零星團體仍繼續發放,盼市府能有統一的機制。
姚淑文表示,發放餐食的統一地點在萬華社福中心,公園周遭並不能夠任意發放餐食,會以違反《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處理,未來發放物資將統一由社會局安排日期與發放,至於街友迴流,她則說因街友生活習慣不同,導致不願意安置,但還是會積極處置。
警察局則迴應,同仁都有定期巡邏,也會針對遊民隨地便溺、個別單位發放餐食等行爲勸導。環保局則說,轄區清潔隊白天、晚上都有專人清理環境,跨局處也會互相通報,並增加巡查的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