艋舺公園封閉施工順勢改善街友問題? 居民:不期待

艋舺公園改造工程啓動一年的工程。記者邱書昱/攝影

臺北市龍山寺前艋舺公園今天動工,預計明年7月將改造爲「東京表參道」。不過,當地民衆擔心,以往盤居的街友或流鶯會四散各處,即便是改建完成,若不從源頭髮放便當改善,未來也可能再度迴流,「對於公園完工也不抱太大期待。」

記者實地走訪,在和平西路三段一側的公車候車亭,已搭建起施工圍籬,範圍延伸到龍山寺前,周遭也確實不見以往盤居在此的街友或流鶯。但是走在附近其他巷道,像是西昌街等處,確實仍有疑似街友的民衆待在騎樓。

住在當地富民裡50多年的大姐嘆,艋舺公園的街友其實都不是萬華居民,很多都是從其他地區或新北市而來,雖然目前公園施工架起圍籬、市府也和新北市社會局協調引導街友,數量確實有減少,但認爲公園完工後變得更舒適,還是會再回來。

「很多慈善團體、基金會或者廟宇拜拜後還願,會帶着食物佈施,有時候一天不只有一個便當,所以好康到相報,人愈來愈多。」大姐說,但是很多街友沒有吃飯只吃菜,吃不完就隨手亂丟,環境造成髒亂,市府應該從源頭禁止做起。

現在部分街友散居到騎樓下之外,大姐也說,流鶯的問題也是難解,近年都是東南亞籍,「一個比一個辣、每兩到三個禮拜又換不同人。」雖然警局有積極查處,但背後可能是集團所致,「這些問題都是萬華人的痛。」

附近的青山裡長李昭成說,北市府有指示相關局處解決街友問題,去年也命令能以社會秩序維護法,因此他也積極向警局來處理,確實裡內的街友數量可能僅有1到2位,但重點的源頭還是慈善團體發放便當、食物等,這真的也難以怪市府不作爲。

李昭成也說,仍希望未來完工後的艋舺公園,會是一座完美、舒服的空間。

艋舺公園改造工程今天啓動,施作範圍到龍山寺前廣場。記者邱書昱/攝影

艋舺公園改造工程啓動一年的工程。記者邱書昱/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