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國搧臺灣一個耳光
(圖/取自個人社羣媒體)
弱國無外交,更沒有選擇駐在國大使或代表的權利,這是國際關係鐵律。近日在蒙古國引起炒作的新聞,就是即將來臺擔任「駐臺北烏蘭巴托貿易經濟代表處代表」巴特‧赫茨,這位曾任蒙古總情報局長、蒙古國家安全委員會執行辦公室主任和反腐敗獨立局的負責人,在蒙古國的聲望並不佳,以致這項任命遭到許多人的抗議,但是臺灣沒有發言權,只能默默接受,這對臺灣賴政府標榜的民主與人權一大諷刺。
蒙古國總情報局前局長赫茨,在許多國家都有因嚴重侵犯人權而有被捕的經歷。他因侵犯無辜公民的犯罪行爲,在三級法院被判處1.6年監禁。2021年6月24日,他在前總統巴圖勒嘎的赦免下獲釋。在此之前,2017年巴圖勒嘎總統任命他爲駐韓國大使,但韓方拒絕接受。赫茨2024年在蒙古國東部的蘇赫巴託省參加選舉,但沒有成功,因爲法院裁定他不能被提名。
蒙古國的民衆也對赫茨駐臺的任命發出抗議之聲,赫茨主要的爭議點大致如下:他擔任情報總局局長時,對關押的人犯施予酷刑,據報導所稱,有47人受到酷刑,影響的家屬有800名。其中,一名受害者家屬,目前爲「全國反酷刑和鎮壓聯盟」成員的吉里巴斯(他的兄弟因涉及謀殺案入獄,最後被判無罪)提出抗議並寫信給總統。他表示,他的兄弟在獄中遭受了長達十年的酷刑和壓迫,然而組織酷刑的前國家總情報局長,卻被任命爲蒙古國駐臺灣的貿易代表,這是對800名家屬的侮辱,也玷污了蒙古國的名聲。
赫茨的任命是目前蒙古國第二大黨民主黨所提出,針對民衆譴責民主黨推薦赫茨爲下一任駐臺代表,民主黨主席乾圖木爾承認是他提議任命前情報總局局長赫茨出任駐臺外交官,但他推說赫茨是由一位駐臺灣的貿易代表所推薦的。但是,民衆質疑執政的人民黨是爲了利益,才和民主黨交換赫茨駐臺的條件,而不用執政黨內的人士。
2010年9月赫茨前往倫敦,一落地,他就因德國簽發的歐洲逮捕令被捕,並被關進監獄,蒙古國政府對此曾指責英國引誘赫茨到倫敦就逮。赫茨被英國逮捕,主要是因爲他涉嫌安排綁架移民法國的蒙古人恩赫巴特‧達米蘭,將他送回蒙古並對他施以酷刑,而被判入獄,此後被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紀錄在案,成爲赫茨的重大污點,德國政府也隨即對他發出了全球紅色通緝令。
至於蒙古政府先前已就綁架達米蘭事件向法國、德國和比利時政府道歉。而赫茨被捕事件也導致蒙古和英國政府之間的關係緊張,這場爭議曾經升高爲兩國的「外交戰爭」。
轉回臺北方面,現任蒙古國駐臺代表是特木爾,2023年底纔到任,還不到兩年就要換人,難免讓人聯想到政治酬庸。如果駐臺代表可以用來做政治酬庸,那似乎也表示在蒙古政府眼裡,對臺關係其實不太重要,否則爲何不派執政黨自己的要人來。
其實,蒙古國一直是支持「一箇中國政策」,對臺灣,蒙古國也認爲貿易代表處不是大使館和領事館層級,也不在首都,所以這項人事任命儘管在蒙古國爭議頗多,但臺灣被視爲是一個不重要的國家,任命一個情報頭子駐臺,應該在政治上也不太可能引起太大的波瀾,只是臺灣一直標榜人權與民主,臺灣恐怕被蒙古國這一任命搧一個耳光!(作者爲臺灣國際戰略學會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