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轉爲保護主義者 央行:全球化更趨零碎化
中央銀行。(資料照)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掀起全球關稅大戰,中央銀行首份業務報告12日出爐,直指全球化侵蝕美國利益及其國際影響力,美國由全球化推動者轉爲保護主義者,而川普擴大關稅政策力道,進一步加劇保護主義,以強化美國自主生產能力,並防堵部分國家繞道取得優惠,也將使得全球化更趨零碎化。
至於影響今年全球經濟變數,除了川普新政影響具高度不確定性,增添全球經濟下行風險,央行也點名主要央行貨幣政策調整步伐面臨挑戰;中國大陸經濟下行風險仍存;地緣政治風險與結構性因素影響物價與社會穩定等因素。
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13日將赴立法院財委會業務報告,書面報告今日出爐。中央銀行表示,川普於首次任期(川普1.0)落實「美國優先」的理念,保護主義興起,並於2018年發動美中貿易戰。惟川普1.0政策效果未達預期,本年川普續任總統(川普2.0),擴大關稅政策力道,進一步加劇保護主義,以強化美國自主生產能力,並防堵部分國家繞道取得優惠。
根據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本年2月之研究估計,美國對加拿大、墨西哥及中國大陸加徵關稅政策引發貿易戰,四國經濟成長率均將下降,通膨率上升。
央行表示,川普擬額外針對醫藥品、半導體、工業金屬(鋼鐵、鋁、銅),以及汽車等加徵關稅,根據JP Morgan本年2月之研究估計,以其主要貿易對手國上述4項產品輸美金額相對其GDP之比率觀察,曝險程度較大之墨西哥、馬來西亞、加拿大、新加坡與南韓,恐將面臨較大沖擊。
至於臺灣如何因應,央行表示,爲避免因關稅差異影響出口競爭力,另爲避免供應鏈轉移減損本國成長潛力,主要經濟體對川普2.0政策之主要因應措施包含:報復措施、雙邊協商、購買美國商品、增加對美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