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抓韓廠475人延燒外企?消息人士揭臺積電想法
美國移民局4日突襲喬治亞州現代汽車電池工廠逮捕工人。(美聯社)
美國移民局突襲、逮捕現代汽車-LG合資的電池工廠工地,逮捕包括300名韓國人在內等475人,愈來愈多在美國投資的外國企業擔憂成爲下一個目標,消息人士透露臺積電對此並不擔心,認爲只是特例,但其他臺灣業界高層表示已感到寒意。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美國突襲現代汽車工廠的舉動,已讓許多外國企業感到擔憂,律師事務所HSF Kramer美國商業移民業務主管鄧恩(Matthew Dunn)表示,許多客戶來信詢問他們在美國的主管或否面臨風險?持有工作籤的外國勞工會否成爲下一個目標?
據悉被拘留的員工多爲透過旅行授權電子系統(ESTA),以免籤方式入境美國,或持有B-1(商務)簽證入境的人士,這些人多爲下游承包商員工。不過這些簽證規範的適用範圍似乎有些模糊,律所WR Immigration律師馬蘭奇(Dan Maranci)表示,有可能是B-1商務簽證適用商務會議的範疇被濫用了,又或者是移民暨海關執法局(ICE)執法時過度延伸,以更嚴格的定義來審視簽證持有人。
律所Kuck Baxter共同創辦人庫克(Charles Kuck)表示,許多南韓員工是依據簽證中,准許中間商在美國協助安裝設備的條款赴美,他也說他有2名企業客戶來電,詢問是否也應該準備應對美國移民官員出現在工廠裡?這2家企業都是在美國大量設廠的外國投資人。
商業諮詢公司DGA集團(DGA Group)國際貿易顧問歐佛拜(Tami Overby)表示,大型外國企業已暫停部分前往美國的行程,她說這起事件出乎意料,而且看到數百南韓員工被像「罪犯」一樣對待令人震驚,「這些影片、照片不只在南韓放送,也在日本、臺灣,以及其他在美國有大量投資的貿易伙伴放送」。
臺積電有沒有可能成爲目標?《金融時報》引述熟悉臺積電運作的人士指出,臺積電將現代汽車的經歷視爲「特殊案例」,臺積電不會面臨類似打擊的風險。
不過其他臺灣企業高層表示,這次突襲確實讓外商社羣感到恐懼,一名臺灣業界高層說:「也許川普是出於某種政治原因這麼做,是爲了向南韓政府傳遞訊息,現在美國政府已變得非常不同,而且難以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