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外長與防長通話 專家:代表川習會跨出一小步

美國總統川普(右)二○一七年十一月訪問北京,和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左)談話。美聯社

華盛頓郵報及法新社十一日報導,在貿易和國防緊張持續加劇下,本週這波美中官員間的高階外交,已讓外界更預期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最快將於十月會面。

美中外長及防長本週通話,凸顯即使在打了幾個月關稅戰後,兩國仍亟欲保持溝通聯絡。華府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AEI)研究員費瑞安說,本週的外長和防長通話,是爲了今年稍晚可能舉行的美中領袖會談,所做的必要基礎準備工作。分析家已暗示,川、習可能在十月南韓慶州的亞太經合會(APEC)經濟領袖會議會面。

費瑞安還說,在諸如「川習會」之類的會談能成真前,還需做更多工作,尤其像在關稅、芬太尼與中國抖音美國版TikTok所有權等持續存在的雙邊議題上,而經濟官員在這些問題上擁有更大主導權。

根據美方通話紀要,美國國防部長赫塞斯向中國防長董軍指稱,華府不尋求和中國發生衝突,但美國將堅決維護在亞太的利益。

費瑞安表示,赫塞斯這番話意在明確讓北京對華府的意圖放心。費瑞安提到,在美國總統川普第二任,中共已對美國圖謀中國的範圍更感擔憂,具體而言,美國可能以某種方式尋求挑釁中國或顛覆其政治制度,而赫塞斯這番話旨在消除那些擔憂。

中國復旦大學教授張家棟說,中國九三閱兵加劇美中對話的緊迫性,這場閱兵傳遞的一個訊息是,美國應試着以更直接且更具吸引力的方法,更好地評估中國的戰略意圖;本週美中外長及防長通話後,美中間有必要進行更頻繁且更坦率的溝通聯絡,包括川習通話或川習會;美中進行更廣泛且更深層次的溝通聯絡正變得愈來愈必要且緊迫,唯有當雙方做到這點時,才能減少誤判風險、更好地管控危機,實現長期和平共處的目標。

然而分析家也提醒,本週美中外長與防長通話可能代表川習會跨出一小步,但對川習會別過度期待。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副教授駱明輝認爲,本週的通話是延續川習此前的對話與姿態和美中關稅談判;這是積極的一小步,但還有很多事要做。

日本創價大學教授林泰偉也指出,在與川普就討論事項的腳本清單達成協議前,習近平不太可能確認川習會的日期及可能性;中國獨特的政治制度不允許出現任何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