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重視洗產地 專家指臺脫中困難
涉外人士透露,美國商務部高層已與我方接觸,目前已在談判溝通階段。圖爲行政院日前舉行「因應美國關稅,我國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記者會。(本報資料照片)
川普政府對等關稅暫停90天,外界關注臺美談判進度,涉外人士透露,美國商務部高層已與我方接觸,目前已在談判溝通階段。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邱俊榮認爲,以目前狀況,臺美應該可在90天期限內完成談判;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則建議,政府可以參考日本談判模式、看準時事,找到最適合我國的位置與角色。
涉外人士表示,我方與川普團隊不僅搭上線,且優先於各國,與美國商務部高層直接接觸,目前雙方正溝通彼此的想法,政府也已加速與產業界研商以降低衝擊。
邱俊榮說,美國這次採取的方式不是直接上談判桌,而是要求各國先寫作業讓他看,覺得可以再來談,現在臺灣也在交作業階段,然後不斷測試和修正找出美國底線在哪裡。他認爲,最重要還是看有沒有符合川普需求,就他的觀察,美國最重視的是「洗產地」問題,東南亞各國和臺灣被祭出高關稅,就是因爲我們產品很多原料都是從大陸進口。
殷乃平則表示,兩岸政治關係僵化,但經濟出口、生產相互往來,甚至在越南、柬埔寨上下游分工合作,經濟依賴要切割沒有這麼容易。他指出,從美中關稅戰對立證明,美國都做不到「脫中」,何況臺灣,且臺商卡在中間,政府喊「脫中入北」是一回事,真正能做多少又是一回事,只能當安慰自己的口號。
臺經中心執行長吳大任也說,兩岸供應鏈合作關係複雜,有的產品在臺灣生產、大陸組裝;有的零件大陸製造、送回臺灣組裝,長期合作下來建立強而有力供應鏈,若硬要脫中,無疑是將供應鏈半壁江山拱手讓給競爭對手。
面對臺美談判,殷乃平認爲,臺灣千萬不要過度搶戲,畢竟川普從未說出「捍衛臺灣」,搶過頭恐怕回不了頭;國防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長蘇紫雲也提醒,雖然川普翻臉不認帳機率不高,但也要做好川普再加碼的準備,不可一次全給,必須設好停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