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談判週末登場 哪些可期待,哪些是奢望?
美中貿易談判預定本週末啓動,金融市場對世界兩大經濟體以牙還牙關稅戰況降溫寄予厚望。美聯社
美中貿易談判預定本週末啓動,金融市場對世界兩大經濟體以牙還牙關稅戰況降溫寄予厚望。觀察家表示,兩大經濟強權恢復談判可能爲貿易戰降溫鋪路,固然對市場是好消息,但投資人不應奢望美中雙方近期內就會敲定貿易協定。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訂於本週末與中國大陸副總理何立峰會商經濟議題,屆時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也將與中國大陸貿易官員展開對話。美中關稅對峙僵局「破冰」的希望乍現,讓金融市場行情爲之一振。
市場對美中會談期望過高
但巴隆週刊(Barron's)報導,投資人或許期望太高了。
Veda Partners分析師崔茲說,投資人此刻指望美中會談可能導致關稅稅率大幅回落,最低可能降到40%,但她形容這種期待很「瘋狂」。較可能的情境是,這場談判促成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川普通話,進而導致貿易戰暫時休兵。
熟悉北京想法的人士指出,白宮方面對美中磋商現況的評論反反覆覆,令人對美中近期敲定協議的展望起疑。川普週二與加拿大總理卡尼的會談未果,就是一例,加深任何協商條件僅川普說了算,而就算川普點了頭,也難保白宮日後不會繼續重議條件,甚至需索更多。
例如,貝森特週三在衆院聽證會上就說:「誠如川普總統所言,任何貿易協議,都由他下最後的決定。」
兩小時後,川普迴應媒體詢問是否會爲了讓北京官員坐上談判桌,而解除對中國大陸關稅時,川普說:「不會。」
由此看來,本週末在日內瓦舉行的美中會談,究竟會不會有具體結果,大有疑問,畢竟美國18個大型貿易伙伴國當中,川普政府已和其中17國展開談判,能否導致實際貿易協議的不確定性仍高。簽署貿易協議原本就挑戰重重,從印度和英國談了整整三年才終於敲定,即可見一斑。
貝森特在聽證會上回復他對美中談判展望有何看法時,他說:「這些[磋商]將是原則上的協議,我們將在未來數月加以潤飾。」
華府比北京承受更大的貿易戰降溫壓力
白宮讓美中貿易戰降溫的壓力與日俱增,貝森特本人就表明現狀難以爲繼。美國目前對中國大陸進口貨課徵的關稅稅率已提高到145%,中國大陸則對美國進口貨重課125%關稅還擊。關稅大炮你來我往,已造成貨運量銳減,美國零售商紛紛對年底假期缺貨和貨架上空蕩蕩的情況示警。這可能迫使川普政府急於設法將關稅降至50%至60%之譜。
Beacon Policy Advisors分析師團隊在致客戶報告中指出,即使對大陸貨關稅不會馬上降到50%至60%,美中展開對話可能象徵降關稅「不遠了」。他們寫道:「貝森特和葛里爾主動發起這場會談,顯示川普可能如我們所料,在與中國玩比誰膽小、先採取行動讓貿易戰降級的遊戲中,先一步畏縮。」
反觀北京官員有備而來,已推出一系列刺激措施協助緩和關稅帶來痛苦。官員宣佈新計劃,一面提振股市流動性,一面鬆綁監管規定以協助備受打擊的民營企業。與此同時,人行降低存準率0.5個百分點,是去年9月來首見,並表示將調降貸款利率協助購屋者。
有助美中貿易戰降溫的條件可望浮上臺面
麥格理研究報告指出,倘若中國大陸經濟在挨美國關稅打擊下,成長仍得以維繫,那麼北京與華府談判的籌碼將會增強,美中談判能否導致「大妥協」,令人懷疑。
地緣政治分析師指出,搬上臺面的,可能是有助於讓美中貿易戰降溫的議題,包括中方讓美方買下TikTok、將遏制芬太尼走私的提案具體化,以及可能訂出若干關稅豁免條件。這些措施或許會讓兩國局部撤回最近宣佈的報復行動,例如北京限制美方取得大陸的稀土原料及其他產品,包括用於軍工業和汽車工業的磁鐵。
曾任美國財政部官員的花旗首席經濟學家席茨表示,他對美中談判的期待「有限」,本週末的會談可能以「破冰」成分居多,因爲「兩國之間目前仍有鴻溝,恐非討論幾個小時就能化解,尚需更多努力才能導致有意義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