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俄權力遊戲/川普離間不成 中俄靠更近

美國總統川普(右)有意拉攏俄國總統普亭(左)對抗中國大陸,但中俄緊緊抱團,讓此策略備受質疑。圖爲2019年兩人在G20峰會碰面。(路透)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研究副主席、前國務院官員費根葆分析,眼前情勢猶如反向進行尼克森政策。1972年,時任美國總統的尼克森爲加深中國和蘇聯之間的分歧,調整美國對中政策並訪問北京,結束華府與北京間長達25年的冷戰,企圖聯中制蘇。

美盼結束烏俄戰 弱化中俄陣線

他說,川普有意分裂中俄兩個已簽署協議、意識形態親近、戰略利益又相同的大國。華爾街日報也引述數位不具名的美官員說法,烏戰導致中俄及北韓聯手,美國無法同時壓制,川普尋求快速結束烏戰,目的是即使無法分裂也要弱化身處同一陣線的對手。

但中俄彼此關係依舊和諧。美國軍事評論員高德斯坦分析,大陸龐大的市場讓俄國將原本出口至歐洲的商品轉至大陸,讓俄國在嚴厲制裁下仍能穩定財政。隨着制裁與俄國戰時支出的激增造成通貨膨脹接近10%,而消費者物價漲幅幾乎是該數字的兩倍,經濟扮演日益吃重的角色。

俄遭西方孤立 對北京依賴大增

華盛頓郵報指出,俄國內部立場較爲溫和的菁英階層正施壓克里姆林宮,要求接受美國提出的協議,即凍結前線衝突,換取美國部分解除制裁與承認俄國控制克里米亞;鷹派則呼籲無論經濟狀況如何,戰爭都要持續下去。

但北京提供莫斯科戰爭機器的關鍵零件與即時後勤支援,北京領導人還多次發表聲明支援俄國對西方的抗爭,雙方也定期軍事聯演,並在北極展開多領域夥伴關係。俄國因烏戰遭西方孤立,讓莫斯科對北京的依賴大幅上升,儼然成爲「反向尼克森」的關卡之一。

礦產協議後 俄憂美難斷烏軍援

隨着美烏簽署礦產協議,俄國菁英階層憂心協議代表着華府與基輔結盟。

前克里姆林宮顧問、政治分析師馬科夫說,美烏礦產協議「讓俄國處境更惡化」,「將川普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關係緊張的關鍵因素消除」,協議也象徵美國擁有烏克蘭境內礦藏等利益,「將承擔起保護烏克蘭的一定責任」。

華郵也說,俄國一直以美國停止供應烏國武器作爲長期停火條件,但礦產協議成立了重建投資基金,明定華府未來對烏國的任何援助將視爲對基金的投資,可拿到回報,讓美國暫停軍援前景更爲渺茫。

習普會再喊加強合作 劍指美國

美國和西方國家對中俄的戰略和經濟壓力,很自然的讓中俄靠近。俄國總統普亭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8日在克里姆林宮會談,兩人矢言「中俄將加強協調配合」因應美國的企圖。紐約時報說,兩國都試圖將自己的國家塑造爲替代美國的強權,能在美國單邊霸權下建立更平等的多極世界。聲明也顯示,在川普意圖親俄製中的同時,中俄會肩並肩站在一起。

普亭將雙方的關係描繪爲「國際舞臺穩定因素」,還說兩國貿易已變爲用盧布與人民幣結算,確保兩國「不受第三國的影響」,更不利「反向尼克森」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