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對話助全球經濟穩定 綠委樂見溝通:臺灣更應深化與美日合作
▲會談結束後,美國總統川普、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握手。(圖/路透)
記者詹詠淇/臺北報導
川習會今(30日)歷時1小時40分鐘落幕,民進黨立委陳冠廷表示,樂見大國之間透過溝通降低誤判風險,但臺灣更應持續深化與美國、日本及其他民主夥伴的合作,特別是在經濟安全與供應鏈韌性方面加強佈局,透過結合日本的產業能量與臺灣的技術優勢,可與美日共同參與區域新秩序的建構,確保在地緣競爭加劇的情勢中,臺灣能穩健前行。
據CNN、彭博、衛報等外媒報導,川習會中並未提到臺灣,這次川習會目前的主要進展涵蓋多項,包括美國對中國的芬太尼(fentanyl)關稅下調10%、中國取消稀土出口限制、中國立即採購美國大豆,以及川普將於明年4月訪問中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在「那之後的某個時候」回訪美國,可能到訪華府或佛州棕櫚灘。
陳冠廷分析,川習會後,美中展現對話意願,對全球經濟穩定確實帶來正面效應。美方宣佈下調部分關稅,也顯示在維持戰略競爭的同時,雙方仍希望避免衝突升高。
陳冠廷表示,樂見大國之間透過溝通降低誤判風險,但臺灣更應持續深化與美國、日本及其他民主夥伴的合作,特別是在經濟安全與供應鏈韌性方面加強佈局。在稀土、關鍵礦物及高科技供應鏈等框架下,臺日之間也有極大合作潛力。
陳冠廷認爲,透過結合日本的產業能量與臺灣的技術優勢,可與美日共同參與區域新秩序的建構,確保在地緣競爭加劇的情勢中,臺灣能穩健前行。
針對川普預計在明年4月出訪中國,而習近平將那在之後回訪美國,外交部表示,外交部持續密切關注美中高層的互動情形,臺美間互信友好,溝通管道暢通;對於美中會談,臺美之間也保持密切聯繫。